陸配「亞亞」近日因為言論被政府認為「鼓吹武統」而遭廢止居留權並限期離境,昨天新增兩名陸配「小微」、「恩綺」也被移民署以相同的理由廢止居留許可。海基會昨天表示支持政府對「亞亞」的做法,並強調若是「不處...
30年前,台灣推動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六分鐘護一生」口號讓篩檢率提升,同時也讓子宮頸癌退出女性十大癌症,但新冠疫情後,定期篩檢率跌破九成,子宮頸癌於前年重回女性十大癌症榜單。據最新統計,30歲以上...
在舊金山灣區奮鬥十年的華人紋眉師王露(lulu)向本報表示,她獨自在美國打拚,懷抱成為母親的夢想。40歲時,她歷經三次試管嬰兒取卵,終於獲得一枚珍貴的胚胎。然而,就在準備移植時,她被診斷出子宮癌,醫...
NBC新聞網報導,美國伊利諾伊州吉納瓦市(Geneva)女子京亨利(Jenn Henry)在2023年9月確診腸癌晚期。經過近一年治療,她目前已康復。亨利表示,在確診癌症前,身體已經有一些不正常跡象...
最近在中文老師的介紹下,我觀看了電影「別告訴她」。這部電影講述華裔美國女孩比莉回中國探望罹患癌症的奶奶,卻發現家人隱瞞了奶奶的病情,並以婚禮為由讓全家聚在一起。比莉在這樣的文化差異中掙扎,最終對家人...
最新科學研究指出,飲用咖啡及茶能降低一些頭部、頸部癌症的發展,包括口腔癌及咽喉癌。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 「國際頭頸癌症流行病學集團」(I...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46條修正案,開放80歲以上長者,或70至79歲罹患癌症2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但新政策至今未上路,外界批評勞動部行政怠惰。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為降低對重症家庭...
一位伊利諾州35歲年輕媽媽先是感染了諾羅病毒,嘔吐腹痛下痢一直沒好,原以為是後遺症,沒想到兩個月後天天胃絞痛,看了很多專科,醫生一開始都不以為意,認為與癌症無關,直到做腸胃鏡檢查,才確定她得了第四期...
台灣桃園一名45歲曾姓男子18歲時曾罹患鼻咽癌,雖接受放射線治療後一度恢復健康,近期卻出現右眼短暫黑朦症狀,到院檢查發現他的右側頸動脈狹窄已達70%,所幸術後已康復。醫師提醒,放射線治療雖有效控制癌...
常聽到慢性發炎,到底什麼是慢性發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指出,慢性發炎是身體長期受到刺激,使細胞及免疫系統處於持續作戰的狀態。雖然不會讓人立刻生病,但這種隱形的消耗會逐漸侵蝕健康,影響...
金州勇士13日晚舉行亞太裔傳統夜活動,阿拉米達市的非營利組織「美好生活基金會」(All Good Living Foundation)華裔執行總監譚永興(Chris Tam)獲得球隊頒發的「影響力勇...
癌症已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對於旅居美國的台美人而言,基因、飲食與環境的獨特交互影響,已讓其在癌症流行病學方面展現出不同於其他族群的特徵。為提升社區對癌症預防與篩檢的認識,北加州台灣會館於3月...
自川普政府宣布大幅縮減聯邦撥款以來,美國各高校及研究機構都陷入了迷茫、混沌之中;雖然最先感受到衝擊的是醫學衛生領域的研究員,但牽一髮而動全身,已有多所大學全部學科的博士生招募均按下暫停,而科研的停滯...
胡蘿蔔靠邊站!科學家發現一種堅果能提高眼睛健康的新方法。麻州塔夫茨大學 (Tufts University) 最近的研究發現,每天只需吃兩把開心果,就能預防黃斑部病變,這是美國老年人視力衰退的主要原...
「我父親當年是在台大醫院治療,當我自己也罹癌、也進台大醫院,感覺就像重回現場,踏上了爸爸走過的路。」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張維宏從小經歷祖母、父親以及伯父癌症過世,當他正要入職新工作時卻罹患淋巴癌...
香港「金曲歌王」方大同對抗頑疾五年後,仍於上月病逝,經紀人曾表示他深受肺功能問題困擾。胸腔科醫師提醒,許多肺部疾病最後可能會導致纖維化,除常聽到的新冠肺炎、流感等「因感染後發炎所致」肺纖維化外,最常...
來自台灣的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陳震宇近期開發出關鍵技術,可以加速細胞植入3D列印微結構的過程,未來不僅可以大大縮短藥物臨床前的試驗時間,後期更有可能應用在抗癌療程之上。2025年國際電機電子工...
女性若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尤其是停經後仍有不明原因的出血情況,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警訊,應儘早就醫檢查。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邵芷萱提醒,子宮內膜癌是近年發生率逐漸上升的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
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植化素成為科學界與營養學界關注的焦點。台灣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廖國帆醫師說,植化素與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不同,植化素不是人體必需品,而是對健康有益的補充品;亞東醫院營養師張庭瑜也說,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