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聞蛆色變,不過有科學家發現,一種叫作「船蛆」(shipworm)的海洋蛀蟲不僅擁有高營養蛋白質,且味道不輸生蠔,科學家認為船蛆可作為減少碳足跡,又持續供應人類蛋白質的「永續食物」。綜合媒體報導...
誰說老了就一定會掉牙,醫師表示,只要勤加照護,徹底清潔,不少些銀髮族仍保有全口自然牙。研究證實,到了74歲,仍有一口好牙,成為百歲人瑞機率大增。如果65歲以前,就有五顆以上缺牙,則罹患心肌梗塞、心臟...
網路傳言常吃黃豆或其製品容易導致性早熟!造成家長們人心惶惶。台灣癌症關懷基金會黃淑惠營養師特別澄清,天然的黃豆及其製品含有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與動物雌激素不同,目前研究並未證實天然食物中的大豆...
口感鬆軟的南瓜,營養價值很高,含高鉀、高維生素A、E及B群,且含β胡蘿蔔素、類黃酮素等黃色植化素,具防癌、保眼、護膚等功效;中醫認為南瓜有不可忽視的食療效用,但要小心吃多了容易腹脹、不好消化。南瓜別...
48歲的吳小姐這半年月經愛來不來,血量時多時少,難以入睡又淺眠,身體常燥熱出汗,心情也容易因一些小事就生氣焦慮,真的好困擾。台北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李佳潔表示,女性約50歲停經進入更年期,須留...
65歲陳先生,已有10多年乾癬病史,全身體表面積80%以上受到影響,屬重度患者,由於夜市擺攤工作關係,日夜作息顛倒,天冷時又愛吃薑母鴨、藥酒來補身體,加上又因使用口服用藥治療的副作用影響肝功能而中斷...
男性生活品質「性」健康相當重要,但不少男性出現勃起異常時,卻往往因為「焦慮」而諱疾忌醫,自己到網路上買藥,反而延誤病情。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表示,男性下半身健康與否有三大指標:男性荷爾蒙、攝護腺...
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中醫師蔡惠君建議,時序走到「小雪」,氣溫驟降,抗寒保暖相當重要,要注意養心、脾、肺,適合吃黑色食物,為避免心血管疾病及腸胃問題,三大禁忌為喝水少、喝冷飲、洗冷水澡,以...
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數據,超過1億美國成年人膽固醇水平偏高,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藥物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但選擇的食物也能發揮顯著效果;健康飲...
48歲的吳小姐這半年月經愛來不來,血量時多時少,難以入睡又淺眠,身體常燥熱出汗,心情也容易因一些小事就生氣焦慮,真的好困擾!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李佳潔表示,女性約50歲停經進入更年期,須留意5...
不少人都聽過每天走1萬步對心臟健康有益,實際上,可能不需要走到1萬步這麼多就有效,最近1項研究發現,每天爬超過5層以上樓梯,可以顯著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研究團隊評估了爬樓...
新研究發現,植物性飲食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多吃植物是預防和減緩動脈粥狀硬化進展的主因。以植物為主的飲食,通常與較低的膽固醇相關。那麼該完全戒掉動物性飲食嗎?專家認為,只要少量肉類、多樣蔬菜,就可以獲...
65歲陳爺爺患有心血管疾病,最近陪孫子去公園散步動不動就喘,晚上也常卡痰、咳嗽,就醫檢查竟發現是肺阻塞(COPD)。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強調,COPD每年奪走約3百萬人生命,位列全球十大死因中...
近期台灣天氣明顯轉涼,臨床上觀察有20%患者血壓變高,且不少人會吃火鍋暖身體。不過,醫師提醒,要注意鹽分攝取,特別是血壓控制不好的民眾,更要注意。同時也要多補充水分,量血壓時如收縮壓超過140mmH...
50多歲王姓男子有高血壓病史,最近走上坡路段會胸悶,他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接受多切面心臟電腦斷層掃描(MDCT),被驗出罹患「胸腹主動脈剝離」,是相對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接受手術後已出院休養;但醫生提醒,...
季節轉換日夜溫差近10度,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增加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台灣大甲李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孟橙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日前一名60多歲男子平日愛吃鍋物,飲食不忌口,不知...
不少長輩白天睡覺身體活動變少,晚上容易輾轉難眠,連帶影響情緒,甚至衍生出其他疾病。為避免長輩加速步入亞健康,職能治療師表示,透過教導健口操等課程,長輩可以從「口」開始訓練,可預防因嘴部肌肉無力,造成...
提到蔬菜水果,選擇新鮮的聽起來總是不做他想。然而,美食網站Tasting Table列舉出幾個很好的理由,或許可以讓消費者改選冷凍藍莓。首先,冷凍藍莓在冰箱裡可以保存一年,而新鮮藍莓放上兩周可能就會...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支持的一項研究,預計由2036年到2065年,由於極端高溫,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將增加。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的期刊《Circulation》上。研究人員發現,到本世紀中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