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遭奧客潑咖啡、吐口水…辣妹店員抄榔頭狠砸擋風玻璃 網一面倒狂讚

密西根州槍案共9傷 8歲童頭部中彈 嫌犯疑自殺亡

封面故事/親人不見 應盡早報警 避免錯失寶貴時間

民眾普遍認為,若是有人失蹤,必須先找,等待24小時後才能報案,但事實並非如此。(Getty Images)
民眾普遍認為,若是有人失蹤,必須先找,等待24小時後才能報案,但事實並非如此。(Getty Images)

紐約市是美國最大的城市,失蹤者也更多。據報導,去年紐約市有超過1.3萬人失蹤。雖然大多數人很快就找到了,但仍有數百人長期失蹤(失蹤60天及以上)。為此,紐約市警察局(NYPD)在偵探處下設有失蹤人員小組。紐約市警察局依靠與社區和鄰里的合作,協助警方尋找失蹤者,也包括通緝犯。

★失蹤報案 沒有自找要求

紐約市警察局一華裔警員稱,民眾普遍認為,若是有人失蹤,必須先找,等待24小時後才能報案,但事實並非如此。「若是家人等待太久才報告失蹤案。就會錯失寶貴時間。」因此,紐約市警察局網站稱,不要求在聯繫警察局之前有一定的自我搜尋時間。

一般來說,失蹤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17歲及以下失蹤或被綁架的兒童、可能有失智症或其他精神障礙的老人;第二類是成年失蹤者及有自殺傾向的失蹤者。他指出,如果有人失蹤,盡快撥打911或通知紐約市警察局失蹤人員小組,而延遲報警可能會導致浪費寶貴的搜尋時間。如果有失蹤人員,可以聯繫或訪問最近的紐約市警察局轄區分局,或撥打212-694-7782向人口部門提交失蹤人員報告。

紐約市警察局設有X平台(前身為推特Twitter)帳號@NYPDMissing,提供有關紐約市失蹤人員的最新資訊。他說,紐約市警察局有一個口號,叫做「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民眾要是知道失蹤者的下落或有任何有關失蹤人口的資訊,要盡快通知失蹤人口調查小組。

他說,紐約市首席法醫辦公室(OCME)協助識別身分不明人員,並尋找失蹤人員。家庭參考樣本和失蹤人員樣本,對於這項工作至關重要。紐約市一直在利用新技術,對其拘留的所有身分不明的人進行全面審查,但新技術只能走到這一步。除非有足夠的失蹤人員資訊,可供比較,否則無法進行身分識別。對紐約市身分不明人員,警察局會將其發布到NamUs系統,輸入進國家失蹤人員資料庫。

紐約市首席法醫辦公室舉辦「紐約市失蹤人口日」活動。這些活動將參與者與保密資源聯繫起來,以幫助識別和尋找失蹤60天或更長時間的親人。自2014年以來,紐約市失蹤人口日已為數百個家庭提供了幫助,並為來自紐約市大都會區及其他地區的30多名長期失蹤者進行身分識別。

★失蹤人員報案 四個步驟

紐約市警察局網站列出失蹤人員報案的四個步驟。若是有家人失蹤,應該按照這四個步驟尋找失蹤者。

第一步:家人報案

家人報案時,應提供盡可能多的有關失蹤人員的資訊,包括該人最後一次到過的地方、經常去的地方以及可能接觸過的任何朋友或親戚。家人應提供失蹤人員的照片並提供完整描述,包括他們是否有任何顯著標記,例如疤痕或紋身。

同時,家人們應該保存好紀錄,記錄與誰聯繫過、透露了哪些資訊以及與哪位偵探合作。「如果有某種訊息,你應該將這些發現報告給偵探,以便他們進行調查。」

第二步:警察應對

一旦紐約警察局接到失蹤人員的電話,如何回應將取決於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老年人、13歲以下兒童、患有精神或身體疾病的人或可能的犯罪受害者,被視為「特殊類別」。警方會認為,這些人群特別脆弱,將立即採取行動尋找失蹤者。

然而,這些類別以外的失蹤人員不會受到太多關注,例如年滿18歲的人不回家。「除非能夠證明他們被動失蹤,否則警方只會提交文件。」

第三步:進行搜尋

當地警察分局將先處理失蹤案件。如果幾周內仍未找到失蹤人員,分局會將案件移交給總局失蹤人員調查組,失蹤人員調查小組將繼續跟蹤此案。對於特殊類別案件,警方將投入盡可能多的資源進行搜尋。他們可以選擇發布安珀警報(Amber Alert)或失蹤弱勢成人警報(Missing Adult Alert)以引起人們對案件的關注。

警方也可以向媒體或他們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尋求幫助。紐約警察局在自己營運的X平台帳號@NYPDMissingPer上,發布失蹤人口案件的最新消息。其他機構也可以提供協助。例如,美國自閉症協會最近發布了一個關於如何尋找自閉症兒童的工具包,為家長和急救人員提出了具體建議。

第四步:結案

警方將繼續尋找失蹤人員,直至結案。追蹤紐約州所有失蹤人口的失蹤人口資訊交換所的統計數據顯示,大多數失蹤人口案件,包括兒童和弱勢成年人,都在一、兩天內解決。

★預防失聯 與家人常聯繫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網站刊登如何預防失聯的文章指出,一、在美中國公民要注意,安全首先是自己的責任,與家人持續保持聯繫是應盡的義務。二、在美中國公民親屬與在美親友經常保持聯繫,關心他們的行蹤、生活和身心健康,如發現需要幫助,應及時提供而不是置之不理。留學生父母,除掌握學生的聯絡方式外,還應知曉所在學校國際生服務機構、系所指導老師、宿舍同學、校外公寓房東、鄰居等相關人員的聯絡電話,以備不時之需。  

文章說,失聯不等於失蹤。當事人未與家人聯繫並不代表已經失蹤,也不當然表示已面臨險境。根據警方資料,約80%的通報失蹤人口在48至72小時內,都能被找到或自行恢復聯繫,最後證明都是安全的,與綁架、謀殺等刑事犯罪無關。因此,如遇在美親友失聯,請保持冷靜,切勿恐慌。  

他們首先是自行尋找。如已嘗試多種途徑未果,且確實擔心當事人安危,可選擇報警。人員失聯不是犯罪案件,每個人都有獨處的權利,警方只會投入十分有限的資源進行調查。但對確有涉嫌犯罪嫌疑的,如威脅到當事人生命健康,警方也可像其他犯罪案件一樣進行調查。  

失蹤者親友可親自到當事人居住地的警察局,或撥打當地警察局非緊急電話報案。報案前,準備好失蹤人員的以下資訊:姓名、生日或年齡、體徵描述、健康狀況等。警方需要知道當事人最後出現現場的有關情況等,提供的資訊愈詳細愈有助於尋人。  

透過以上方式尋人未果,且當事人所在地屬總領館領區,可聯絡總領館提供協助。外國人管理是各國當局的事務。駐外使領館不具備走門串戶尋人的條件,將根據個案利用現有網站、社群媒體,或透過部分地區華人社團、留學生團體等機構、當地警方等協助尋人。  

總領館原則上只受理當事人為中國國籍、且由其直系親屬提出的尋人請求。若尋找非直系親屬,請透過被尋找人的直系親屬聯絡總領館。若聯絡總領館,應填寫「尋人申請表」,逐項準確填寫後提交總領館。請確保內容真實無誤。  

總領館如找到當事人,將告知其相關情況,由其決定是否直接或透過總領館聯繫尋人者。如當事人不同意,總領館將向尋人者告知平安,並回饋當事人意見。根據「中美領事條約」,中國公民在總領館領區被逮捕或受到任何形式的羈押時,美方有責任及時通知總領館。接獲此類通報後,總領館將根據當事人意願通知其家屬,並提供必要領事協助。  

根據「中美領事條約」,中國公民在總領館領區發生死亡時,美方有責任通知總領館。接到此類通報後,總領館將設法聯繫當事人家屬,並提供必要領事協助。另外,尋人者在求助過程中,如與被尋找人取得聯繫,應及時告知總領館。

★如何尋人 專業機構建議

美國調查網站(www.investigations.com)刊登出「尋找失蹤者的技巧」一文。文章說,沒有什麼比發現朋友、家人或其他親人失蹤更令人恐懼的了。如果你認為親人失蹤了,最好謹慎行事。以下提示將有助於確保你盡一切努力尋找他們。

一、聯繫警方。當你懷疑有人失蹤時,請立即聯繫當地執法部門。聯繫朋友和同事。聯繫該人可能與之在一起的每個人以及該人經常去的每個地方,如家庭成員、朋友、合作夥伴、同學、學校官員、室友、鄰居。聯繫醫院。致電當地醫院、急診室和診所,以了解該人是否已入院。

二、使用社群媒體。監控他們的社交媒體帳戶,如Facebook、Instagram、X平台等,以獲取可能表明他們當前位置的最新貼文。在他們的社交媒體頁面上發布消息,要求他們與你聯繫,並向他們的聯絡人詢問有關其行蹤的任何資訊。

三、製作傳單。印刷傳單,其中包含失蹤人員的清晰照片、你的聯絡資訊及執法部門的聯絡資訊,包含失蹤人員的姓名、年齡、身高、體重、髮色、眼睛的顏色、他們失蹤時穿著、顯著特徵(疤痕、刺青、胎記、穿孔)、最後一次見到或聽到他們的消息的地點和時間。在社群媒體和社群周圍發布傳單。在失蹤者經常行走的路徑上張貼傳單。

四、自己尋找。沿著已知的路線行駛,開始尋找失蹤人員。在附近散步,分發傳單,並與失蹤者的家人、學校、工作場所和他們可能經常光顧的任何其他地方周圍的人交談。尋求朋友、家人和志工的幫助來幫助尋找。

五、檢查他們的財務狀況。如果你有權訪問失蹤人員的財務信息,如銀行帳戶和交易,請進行查看。了解他們最後一次訪問帳戶的時間和地點,可以加強他們失蹤的時間線,並可能提供他們所在位置的線索。

六、聘請私家偵探。在某些時候,可能需要考慮聘請私家偵探來尋找失蹤人員。當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執法部門可能不得不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案件。另一方面,私家偵探可以全心投入尋找你失去的親人。

當你懷疑有人失蹤時,請立即聯繫當地執法部門。(Getty Images)
當你懷疑有人失蹤時,請立即聯繫當地執法部門。(Getty Images)

紐約市 社群媒體 留學生

上一則

人與書/「小荳荳2」 黑柳徹子為烏童書寫希望

下一則

移民專頁/入籍申請 通常需要7到9個月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