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慶亞太裔傳統月 紐約首位華人女性分局長 市警表彰

報告:紐約八成高中家長 批抽籤入學制

90後中國作家海漄奪雨果獎 作品靈感是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

中國作家海漄。(取材自新京報)
中國作家海漄。(取材自新京報)

2023雨果獎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揭曉。「90後」科幻文學作家海漄以古代名畫「千里江山圖」為靈感創作的「時空畫師」獲「最佳短中篇小說」獎項。

雨果獎,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上頒發。此次是雨果獎頒獎典禮首次在中國舉行。據悉,「時空畫師」是入圍這一名單的唯一一部中文作品。海漄也成為繼劉慈欣、郝景芳之後,第三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

在接受採訪時,海漄表示,能夠獲獎他感到無比激動和榮幸。這位生於湖南的小伙說:「科幻歷史上,很多作家可能只發表一兩部傑出作品後就未再繼續創作,相對於他們,我更幸運,能夠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持續地創作。」

海漄與科幻的緣分始於簡單的愛好。「起初,它只是一種自娛自樂,我並沒有太過認真。大約從2018年起,我開始真正沉浸在這個世界裡,投入心力去創作。」他說,「無論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只要故事內有科學精神,並能寫出有趣的情節,這就是好的科幻。」

10月21日,中國作家海漄(左)發表獲獎感言。(新華社)
10月21日,中國作家海漄(左)發表獲獎感言。(新華社)

提及專業背景,海漄透露自己大學時主修的是經濟學,這雖然與他後來的科幻寫作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他認為每一种經歷都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養分,「所有的知識和經驗,都可能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

當被問及哪位作家或作品對他的影響最大時,海漄分享道:「國內的劉慈欣、潘海天和錢莉芳老師的作品給了我很大啟示。國外則是特德·姜的每部作品,特別是「巴比倫塔」和「商人與煉金術士之門」。此外,我還非常喜愛日本作家石黑達昌的「冬至草」。」

這位生活在深圳的新生代科幻作家本職工作是一名忙碌的金融行業工作者。「我的工作與寫作的直接關聯其實並不大。」海漄隨後解釋道:「但它讓我學會了自律,養成了有計畫地做事的習慣。」

「實際上,我每天閱讀的時長並不固定,大致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因為當我沉浸於文字時,閱讀與寫作往往交織在一起。」海漄說,工作日如果遇到特別繁忙或疲憊的日子,他可能會選擇暫停。而在周末,他會投入更多時間。

海漄擅長創作歷史題材科幻,代表作有「血災」、「龍骸」、「走蛟」等。他透露,近期創作的作品就受到了福建土樓的啟發,這種深具特色的傳統建築成為他故事的載體。

他此次獲獎作品「時空畫師」的靈感就來自於中國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在當代中國科幻創作的浪潮中,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故事的做法越來越受到創作者和讀者的青睞。對於這一趨勢,海漄表示,這並非一個刻意為之的選擇,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他認為,作為中國人,中國的文化底色和社會特色深深地融入了他們的骨髓。「我們的文化和傳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創作時只是將其呈現出來而已。」在過去,中國的科幻作品中往往充斥著對外國文化的仰望和模仿,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國的科幻作品開始更加自信地展現本土的文化和故事。

「怎樣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海漄認為,人類的想象力,以及每個民族獨有的文化和歷史,是科幻作品的靈魂。「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中有著能夠打動所有人的普世價值。」因此,將傳統文化融入科幻創作,不僅能夠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也能讓中國的科幻作品走向世界。

諾貝爾獎 入圍 日本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不要小看自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