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媽祖坐長榮到美國 努力拓展媽祖文化外交與觀光

他靠這個策略 每周有1.1萬元被動收入

仁者壽

從前有個對子,誇張理髮匠的豪氣,上聯是: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我的剃刀所「修理」過的客人中,有一位我侍候得格外小心,為什麼?一來,他的歲數是所有客人中最大的;二來,他的品格讓我萬分敬重。他是楊民先生。

替他理髮的全過程,談興從來是熱烈的。他告訴我:15歲時,由潮州到了香港,進蔡福記樂器廠當學徒。那年代,它是全市唯一製作樂器的工廠,幾乎所有的潮州戲班、鑼鼓八音樂隊、曲藝團體,都來這裡訂做樂器。他跟隨師傅,學到了扎實的手藝,從手拿一塊木頭起步,學選料、開料、製作,舉凡古箏、琵琶、二胡、京胡、揚琴,全套技術都掌握了,成為廠內骨幹。

後來,他和家人移居溫哥華。說到這,他嘆口氣苦笑道,異國他鄉千般好,就一樣不好──我沒了飯碗,好在退休年齡已到。

我問,優閒歲月,有什麼消遣?

他被搔著癢處,笑著說:「我的娛樂相當特別──造屋。」我驚問:「不會是去工地賣力氣吧?」他說:「不是,是用小小木塊造袖珍房子。」

一回他帶來一個大手提袋;我讓他坐在轉椅上,他說:「不急,先看看我的作品。」我走近,幫他從袋子裡拿出一件用舊報紙包裹的東西,放在桌子上。他一邊撕掉包裝紙,一邊說:「送給你的。」

我驚喜萬分!眼前,一個透明的玻璃護罩。裡面,一棟一立方英尺大小的木屋,造型典雅,做工精緻,我從來沒見過這般小巧玲瓏的房子,連連道謝。

再看看他的手,指節特別粗大,是長年手工勞作造成的,這般粗糙,如何製作玲瓏剔透的小玩意?不可能連玻璃罩也包辦吧?問他:「罩子尺寸恰到好處,在哪裡配的?」

他說,房子做好了,我再量身訂做護罩。我說:「絕了!」

楊先生說:「言歸正傳,理髪。」我說請稍等,不把華屋安頓好,我沒法集中精神理髮。我把工作檯清理一番,騰出空間,把屋子端正放上。我一邊為楊先生揮剪子,一邊欣賞迷人的藝術品。楊先生知道我真心喜歡,開心地笑著說:「我再送幾棟給你,君子不食言。」

從此,楊民先生每理一次髮,就帶來一兩棟房屋,我都選最好的位置擺放。理髪店內,星羅棋布的是風格各異的房子,有如《清明上河圖》的一角。2017年,我舉辦個人攝影展,為華宮安老院籌款。楊先生在報端看到相關消息,拿著一遝現金進店,交給我,說:「這些錢捐給華宮安老院重建計畫。」我說:「謝謝楊老先生!」

下班之後,我開車去到華宮安老院,找到李院長,把款子交給她,說:「這是90歲的楊民先生捐贈的。」李院長特意為此拍照,一再吩咐:「代我們全體謝謝楊先生。」

幾天後,我見到楊先生,讓他看手機裡幾張交善款的照片。他一臉慈祥笑容地說:「我已經收到華宮的感謝信。」

楊先生告訴我,聯合教會每年的聖誕大餐,他都捐出100位。後來,在歷次慈善籌款活動中,經楊先生允許,我把他送的小屋子拿去拍賣。多年下來,已記不清他送來多少禮物,有一些我轉送給華宮的院友,讓他們擺在房間。

今年,楊先生手上多了一條枴杖,他告訴我,走路時膝蓋有點痛。我問:「家庭醫生能不能提供幫助?」他說:「這是退化,醫生說沒有藥;接著說:我很感恩,95歲了,眼不矇耳不聾,每天到處走,很少見醫生。」

每次看到楊民先生,我都想起老話:仁者壽。

退休 手機 香港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旋轉的愛情(七)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