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NBA/戴維斯生死戰傷肩 金塊穆雷3.6秒致勝球淘汰湖人

房租有彈性 用兩招跟房東議價

你我不同調/克魯曼看生產力 什麼叫進步?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路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路透)

美國營建起造新大樓、房屋,有些學者悲嘆規管太嚴,以至於建築藝術及營造生產力未升反降;這一點觸動經濟學者克魯曼心弦,反思環保、職安規管,是否影響到經濟生產力,若有,是好是壞;但克魯曼認為,環保、職安規管制定以來,民眾環境安全改善,勞工職場安全改良,全民健康受到俾益,傳統的生產力測量面向沒能把這些列入,實有缺憾。

紐約時報前幾天出版作家克萊恩(Ezra Klein)專欄,談美國很獨特,建築藝術沒進步,他援引官方數據稱美國的營造生產力,基本上就是要蓋一間房子或特定規模的建築物,要花的人工時數,不知怎地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出現退步。

克萊恩宣稱,1970年代以來科技進展既多又廣,要蓋東西更容易、更便宜,所以營造生產力沒改善愈發奇怪。他主張問題可能在廣言之的規管過嚴,也就是既得利益取得太多「否決點」,非到他們的要求獲得滿足,不然可以阻擋營造構工。克魯曼認為克萊恩或許說對了。

但克萊恩的論述讓克魯曼想到的是1970年代的經濟學論辯。那時候整個經濟的生產力成長都告放緩,與目前討論營造生產力多有共通。當然,有些問題因此浮現,討論生產力是否就是測量經濟成功的正確方法。

克魯曼指出,生產力在二戰後幾十年成長飛速,一個世代就增加一倍;接下來急劇放緩多年。1990年代後成長再起,很可能是資訊科技帶動,最近放緩也令人煞感興趣,但克魯曼不想談這個。

克魯曼想探究的是:1970年代生產力走軟,是因何所致?當時有派流行理論,在一些實證撐腰之下說,生產力成長趨疲,至少有些反映在政府規管增加。環保署成立於1970年、職業安全及衛生署則是1971年,兩家官署都對民間企業施加一堆新規則,很難不認為這些規則,對勞工生產力有負面影響。

但增加規管真意味著壞事嗎?克魯曼認為不必然如此。

2020年,勞工統計局對職業安全衛生法發布50年回顧,同時公布的圖表指出,1970年代初期的美國職場,依現代標準來看,真是非常危險的場合;因公受傷或生病大為降低,克魯曼認為才是進步。

然而,這種進步,不是實際國內生產總額(GDP)測量時展示的進步,也沒反映在生產力數據上。故此,生產力數字只顯示安全法規的成本,而非益處。

環境法規的境遇也是如此。

克魯曼指出,1960年代紐約市碰到惡劣天氣時,是烏烟瘴氣的灰黑城市,現在當然不再那樣。環保署曾對「清淨空氣法」(Clean Air Act)做有系統的研究,發現它帶來的好處,很多都以健康改善來呈現,遠遠超過因法規而起的成本。

但是,這些益處一樣沒展現在眾所測量的生產力,或許是延後太久才呈現(照理來講,更健康的勞工生產力更好)。

所以,1970年代生產力放緩,部分可能代表的是側重點的轉移,有意選擇讓職場更安全,天空更乾淨,即使要付出生產的代價也在所不惜,而非生產力改善的動力流失。

這些選擇站得住腳嗎?當然站得住。這些政策能實施得更好嗎?肯定如此,政策能實施得更好,有什麼時候不是如此?

但現在克魯曼倒願意承認,營造構工的讓步,在沒有1970年代政策帶來的社會益處下,效益遠差於平均值。「鄰避行為」(NIMBYism),也就是不得在我家附近建設,它衍生的問題龐大又明顯;按推測是更大問題的一部分,也就是其中,太多利益團體有權讓構工變得困難,即便那些建設專案對公共利益造福甚大也一樣。只是,有件要事要釐清:讓企業更容易隨心所欲,並非永遠是好事。

世人在此取得的更大的心得是:測量生產力,並非唯一要緊的事。總而言之,經濟為的是什麼?宗旨在改善民生。這經常靠著增加人均GDP來達成,但GDP只是指標,並非終極目標。假如世人願意忍受更髒的空氣、更多勞工工殤,經濟大餅或許會更大,但這種犧牲不是大家想要的。

紐約市曼哈頓的翠貝卡街區,有歷史悠久的建築;時代愈進步,建築技更精進,但建築藝術...
紐約市曼哈頓的翠貝卡街區,有歷史悠久的建築;時代愈進步,建築技更精進,但建築藝術及營造生產力有跟提升嗎? (Getty Images)

克魯曼 勞工 紐約時報

上一則

移民專頁/符合條件 公民身分可傳給海外婚生子女

下一則

電影世界/凱特布蘭琪 多層次表演衝擊奧斯卡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