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紅龍蝦」無預警關閉近百家門市 5/16前出清大拍賣

哈佛研究:每天喝一匙這種油 失智風險降28%

人生中的等待

吳孟芸∕圖
吳孟芸∕圖

伊恩.麥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 1948-)的小說《贖罪》(Atonement)中,女主角之一塞西莉亞一直等待分開多年的戀人羅比歸來。她給情人的每一封信的結語總是一句:I’ll wait for you. Come back.(我會一直等你,回來吧)。等待,多麼殘酷之事。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1965-)也在小說《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中寫道:在一個人必須面對的所有困難中,沒有什麼比等待這看似簡單的事更具有懲罰性了。

可無奈的是,人這一生就是個「等」字。小時候要等功課做完了才能看電視;等試考完了才能看故事書;等放暑假了才能去郊遊。而且大人最喜歡問:等你長大了要做什麼?長大了,等學校畢業找工作;進了職場後是等升職;等賺到錢後結婚買房;有家有房了等生孩子;孩子下地後等孩子長大;到年紀大了,則成了等退休。等、等、等……剪不斷,理還亂的不離不了的一生都在等。

不說一生,平日裡的小事如煮咖啡、看醫生、做體檢、搭飛機之類,都可能遭遇必須等待的空檔。這點時間,如果沒有早早安排,即可能成為浪費的光陰。好在現在有手機,等人等車等外賣,人手一機,絕無分秒空閒。我有時覺得這些等待的時光像偷來的。煮麵等水開的時間,我能看看報紙,收收水槽裡的碗盤;排隊等結帳時,我可以發封郵件,玩玩每日字謎。時間即金錢,偷來的光陰更為寶貴。

等待,也可以成為利誘的工具。家長對孩子說,等你考第一,我就帶你去迪士尼玩;上司對下屬說,等你銷售業績達到配額,我就給你升經理;牙醫對病人說,等你植牙成功,就可以啃雞腿了。我前陣子寫一篇小說,大綱有了,結局也想好了,是個悲劇。但爬格子爬了六千多字,突覺不耐。都已經寫這麼多字了,怎麼女主角才剛剛和男主角相遇,這故事要寫到她和男主角結婚出國生孩然後死亡,要等到哪一天才能寫完?想到這裡,我幾乎想要棄筆。後來想了個奬勵自己的辨法,每天至少寫千字,等寫完後就可以吃碗冰淇淋。現在小說尚未完成,不過冰淇淋已不敢再吃,怕胖。

人生中最冤的莫過於:等啊等地等來的是一場比現狀更糟的結果。張愛玲極具諷刺性的短篇小說〈五四遺事〉,就是寫這麼樣的一個故事。1924年間,一個已婚男子和一個新潮女郎相愛,他想等著和元配離了婚後和愛人結婚。百般艱辛,排除萬難,六年後終於事成,兩個戀人卻因一場誤會而分手,男子且賭氣地和另一個女子結婚。二婚後,偶然間和舊愛重逢,戀火重燃,於是男人再次展開一場離婚奮鬥,傾家蕩產,於五年後終獲自由之身,並與舊愛於西湖邊築了個愛巢。不幸的是,這位摩登女郎婚後卻一下子變成了邋遢婆,男的婉轉相勸,卻激怒了她,吵架成了他們的日常,至此,對幸福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也被摒於門外。結局是,男子把元配和二太太都接回了家,四人同住:「他總算熬出頭了……關起門來就是一桌麻將。」男女主角等了十一年,等到的竟是這麼個結果,豈不讓人吐血?

無獨有偶,四十年後哈金根據真人真事寫了小說《等待》(Waiting)一書,拿了1999 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及2000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等文學大獎。小說敘述一個名叫孔林的軍醫,在等了十八年後,終於把鄉下的小腳髮妻淑玉離了,娶了自己相戀多年的同事吳曼娜。誰知再婚的孔林和曼娜並不快樂,兩人常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鬧。孔林非常失望,質疑自己苦等這麼久是為了什麼?當育有二子、患了心臟病的曼娜可能不久人世,孔林去看淑玉和女兒,醉酒時透露自己担心在曼娜走後他和二個幼兒會毫無依靠,要求淑玉等他回家。等待的荒謬,人對於得不到的生活的不切實際的嚮往,在哈金筆下,展示得出神入化。

香港沙田有一望夫石,傳說是一位母親日日帶著兩個兒子攀岩遙望大海,等待外出謀生的夫君歸來。一天風雨雷電交加,母子仨都消失,日後卻在他們等待之地出現一塊巨岩,因此命名為望夫石。等不到,讓人心酸。我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在國共交戰之際去了台灣,和留在大陸的兒女一別就是一生。他們最初哪裡知道是再也見不著的局面。政府天天喊著反攻大陸的口號,家裡也時時準備著回鄉。他們不是個案,海峽兩岸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遭受著同樣的命運。無盡的等待,成為戰爭帶來的殘酷事實。

再看這幾年的新冠疫情,各地封疆封城,人們憂心忡忡,就怕等開封之後,已見不著至愛的親人。卡繆的《瘟疫》(La Peste,或譯《鼠疫》、《黑死病》)一書中的主人翁里厄醫生,在鼠疫封城期間,他那患有肺結核的妻子死於城外療養院中,兩人因此天人永隔。等而不至,何其悲痛。

還好,人生有悲有喜,等待也不全以悲劇而終。中國戲曲中王寶釧寒窯一住十八年,終於等得薛平貴歸來,希臘荷馬史詩中的潘妮洛普在伊薩卡島苦等其夫奧德賽二十年,也終得團聚。我認識的一對馬來西亞夫婦,太太在美已經二十多年,因無身分,一直未敢回鄉見老母親,怕一去就回不來。老母親頭一兩年也會來美國看女兒,後來年紀大了,又有糖尿病,不適長途飛行,就只能通電話,如此近二十年。再後來,馬來西亞先生終於成為美國公民,於是幫太太申請綠卡,誰知道辦了三年皆未下來,又逢新冠疫情期間,夫婦兩人天天都在担心與八十歲的母親等不到相見的一天。還好,終於讓太太拿到了綠卡,這位女士第一時間買機票回鄉。先生拿著手機給我看他太太和老母相見的錄像,二人喜極而泣、抱頭痛哭,看得我熱淚盈眶。

原來,等待也可以如此美麗感人。(寄自麻州)

疫情 綠卡 封城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春節趣事—聖誕老人發紅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