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百萬豪宅被「1萬元」賤賣 假賣家在Zillow放釣餌

4.3萬尋求庇護者湧入後 這城市遊民激增3倍

美國製造業建廠 60年來最熱

美國製造業的營建支出。(資料來源:美國人口普查局)
美國製造業的營建支出。(資料來源:美國人口普查局)

美國祭出通膨削減法(IRA)和晶片法等,逆轉了數十年來的製造業外包浪潮,晶片製造業帶頭下,美國本土湧現60年來最興盛的製造業設廠熱。

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崩潰後,美國晶片商率先回國設廠。其他行業也鮭魚返鄉,塑膠和化學公司為了更靠近成本較低的石油和天然氣,湧入美國本土。美國聯邦政府的電動車和太陽能補貼,提振美國製造商品的需求,促使若干礦業、電子業、汽車零件業尋求在美擴大生產。

這促使美國製造業設施出現1960年代以來最蓬勃的建設榮景。晶片生產商、汽車生產商、食品飲料商、交通設備商,均耗費數十億美元設立新廠。

IRA、晶片法、以及1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讓上述項目能獲得大量聯邦支援。

據白宮首席經濟學家鮑詩依(Heather Boushey)的說法,製造業新廠的建廠支出6月為止總計1,960億美元,經通膨調整後約為60年來最高。當前製造業新廠的開支水位,遠高於1960年末期經通膨調整後紀錄高點的1,400億美元。

流入製造業新設施的資金,7月為止持續增加。人口普查局上月初宣布,經季節調整後,今年至今的總金額達2010億美元。

美國總承包商協會(AGC)首席經濟學家賽門森表示,建設支出增加的速度,是他在AGC工作22年來最快的一次,而且數字還將繼續攀升,增幅或許會達兩位數。

製造業熱潮的最大推手無疑是半導體產業,晶片生產商近來在亞利桑那州、德州、俄亥俄州、紐約州、堪薩斯州建設新廠。半導體以外產業的新廠也遍布美國各地,賽門森說「製造業這一年多來銳不可當,企業想縮短供應鏈,或遠離東亞等被視為有風險的地區。」

賽門森說,與電腦/電子產業相關的項目,占總開支的55%。居次的是化學製造業,約占2,010億美元的19%,這個產業涵蓋藥廠、塑膠廠、石化廠、天然氣液化裝置廠。

晶片 供應鏈 天然氣

上一則

美股撐住連三周漲勢 別指望科技大咖財報超標再掀漲勢

下一則

理財Q&A/借錢給親友 言明在先以防後患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