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華郵:紅州民主黨參議員拚連任 紛紛與電動車政策切割

WSJ:企業稅調漲或調降 兩黨角力結果攸關1兆稅收

新聞眼/世界新聞攝影獎年度照片 「巴勒斯坦聖殤像」的AB面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圖片故事」得獎作品,記錄一個馬達加斯加家庭,照顧年邁失智父親11年的故事。 (美聯社)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圖片故事」得獎作品,記錄一個馬達加斯加家庭,照顧年邁失智父親11年的故事。 (美聯社)

「一旦看過,就會烙印在你腦海裡...」世界新聞攝影獎4月18日公布2024年度四大獎項得主,範圍涵蓋加薩戰爭、失智症到移民等議題。最受矚目的「年度照片」由作品《抱著外甥女遺體的巴勒斯坦女人》拿下,幾乎沒有背景的簡單畫面中,女人身著藍罩袍和黃頭巾,與裹著幼小身體的白布捲形成鮮明對比,正如獲獎的攝影記者薩林(Mohammed Salem)所言,「概括了加薩走廊的狀況與情感」,更被譽為「巴勒斯坦的聖殤像」。然而獎項公布後,也引發支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網友雙方兩極反應。

「那是個強烈且悲傷的時刻,我覺得這張照片概括了整個加薩走廊的狀況和情感。」「年度照片」得主薩林說。

緊擁遺體 畫面令人心碎

39歲的薩林是《路透》巴勒斯坦裔記者,他在去年10月17日,也就是哈瑪斯攻擊以色列村莊,以色列全面反擊之後的第10天拍下了此張照片。照片攝於加薩南部大城汗尤尼斯的納瑟醫院(Nasser Hospital)停屍間。36歲的女性茵娜絲(Inas Abu Maamar)就蹲在地上,緊緊抱著被空襲轟炸而死的5歲外甥女,儘管沒有露出任何臉龐,悲痛情緒卻不言而喻。

戰爭殘酷 無止盡的悲痛

薩林也還原了拍下照片的現場情景:「人們都很困惑,到處跑來跑去,焦慮地想知道摯愛的親人怎麼了,而這位女性吸引了我的目光,因為她緊緊抱著小女孩的身體,不願意放手。」

薩林訪問了茵娜絲,她說,小外甥女的妹妹和媽媽(也就是茵娜絲的妹妹)同樣在空襲中喪生,但她的4歲弟弟幸運活了下來,現在與茵娜絲住在一起。

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評審委員會主席施爾茲(Fiona Shields)表示,這張照片「本質上極具渲染力」,能夠強而有力地說明和平的重要性,當中訊息明喻了軍事衝突的恐怖和徒勞。評審在得獎理由中表示,該照片蘊含了關懷與尊重,讓人能夠一窺無法想像的失子之痛。

施爾茲說:「一旦看過這張照片,就會烙印在你腦海裡。」

薩林在2010年也曾獲頒過年度照片獎,當時他成功捕捉了伊朗大選後民眾對極權政府的不滿情緒。《路透》全球影音總編輯羅傑斯( Rickey Rogers)4月18日則代他在荷蘭的頒獎典禮接受獎項,並轉達了薩林的訊息。「薩林懷抱著羞恥感接下世界新聞攝影獎。他說,這不是張值得歌頌的照片,但他珍惜大賽方的認可,以及賦予了讓照片被更多人看到的機會」。

薩林也在推特上以阿拉伯文寫下:「我向上帝祈願,這張照片可以觸及到全世界,阻止我的巴勒斯坦同胞正在忍受的戰爭和痛苦。」

質疑擺拍 「哈瑪斯傑作」 

然而,當世界新聞攝影獎公告年度照片得主後,也引發英文世界社群平台的兩極情緒。大量同情以色列的網友批評,遭哈瑪斯殺害或綁架的以色列平民才是真正值得同情的對象,甚至貼出當時屠殺的影片截圖,表示「這張照片才應該得獎」;也有人認為圖中女孩之死是「哈瑪斯的傑作」,甚至還有陰謀論者表示,被攝者沒有露臉也沒有血漬,質疑一切只是為了博取同情的擺拍。

而同情加薩與巴勒斯坦的群眾,也展現出不甚相同的情緒。大量來自不同族裔與國家的網友都分享了這張照片,多半對圖中女性感同身受,表示該照片雖然沒有任何會被社群平台「警告」的血腥元素,卻能深深感受到悲痛;還有人點出,該照片的人物構圖像極了基督宗教的繪畫主題——《聖殤像》(Pietà)——且同樣都是失子女性哀慟的主題,將之稱為「巴勒斯坦的聖殤像」。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年度照片」得獎作品,拍攝下一名加薩女性緊摟被飛彈炸死的...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年度照片」得獎作品,拍攝下一名加薩女性緊摟被飛彈炸死的5歲外甥女。(美聯社)

兩極情緒 呈現分裂世界 

但亦有不少人為此憤怒表示,世界一方面放任以色列持續圍攻加薩,另一頭卻頒獎給受害者的照片,認為國際社會偽善至極。這也凸顯出當前西方社會對加薩戰事的分裂觀點,在許多國家政府依然支援以色列進攻之下,也有不少人士嘗試喚醒大眾意識、阻止戰爭,相關照片獲獎一事顯得格外諷刺。

世界新聞攝影獎創立於1955年,專為新聞與紀錄片領域的專業攝影師提供場域,獎項則分成「單張照片」、「圖片故事」系列照、「長期項目」,以及可以使用多媒體創作的「開放形式」。大賽方總共收到來自130餘國的3851位攝影師報名,作品總數高達6萬1062項,再從中遴選出最後4項。

「圖片故事」獎頒給南非女記者歐瓦吉(Lee-Ann Olwage)為法國探索雜誌《GEO》拍攝的《照養責任》(Valim-babena)系列作品,歐瓦吉進入一個馬達加斯加家庭,近身拍下41歲女兒照顧失智的91歲父親的生活。父親保羅(Paul Rakotozandriny)罹患失智症11年,但在女兒法拉(Fara Rafaraniriana)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前面9年竟然都沒有外人發現他患病的事實。

失智照顧 奪圖片故事獎

歐瓦吉表示,她希望透過此照片揭露在馬達加斯加缺乏關注的失智症議題,評審則認為該系列照片流露滿滿的溫暖與溫柔,提醒了觀者,在這個充滿戰爭和侵略的世界,我們更需要愛與親密。

「長期項目」獲獎者是《紐約時報》與《彭博社》記者奇加拉(Alejandro Cegarra)的作品《兩道牆》(The Two Walls)。奇加拉從2018年就開始記錄美墨邊境非法移民的生活,他自身也是在2017年從委內瑞拉搬到墨西哥,透過與當地人長期共同生活的第一手視角,以一系列黑白照片說出更多移民故事。

私密視角 看非法移民韌性

評審團認為,奇加拉展現了世界級的敘事技巧,以一種大方而尊重的態度傳達了移民之旅的私密情感,其身處位置更展現了移民自身的韌性與能動性。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長期項目」得獎作品,委內瑞拉籍攝影師以第一手視角,記錄...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長期項目」得獎作品,委內瑞拉籍攝影師以第一手視角,記錄美墨邊境非法移民的情感與人生。(美聯社)

「開放形式」則是頒給烏克蘭女攝影師柯切托瓦(Julia Kochetova)作品,名為《戰爭是個人的》(War is Personal)。她找來插畫家與DJ合作,將一系列關於烏克蘭生活紀實影像,輔以詩作、錄音和音樂,譜寫出帶有強烈情感特色的影音故事。

評審也認為,柯切托瓦結合新聞攝影與個人日記的紀錄片形式,以極具創意的方式向世界展現了戰爭中的常民真實生活是什麼樣子。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開放形式」得獎作品,烏克蘭女攝影師結合影像、錄音與詩文...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開放形式」得獎作品,烏克蘭女攝影師結合影像、錄音與詩文等形式,呈現戰爭下的常民生活。 (美聯社)

非法移民 加薩 巴勒斯坦

上一則

新聞眼/戰火下的加薩開齋節 「我們不好」成居民問候語

下一則

新聞眼/搭乘公主號 海上追逐日全蝕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