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拜美國經濟強勁所賜 世銀調高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胡歌赴台參加座談 規定不能提「上海」、「繁花」

華女環遊世界18個月卻覺疲累又空虛 才知犯了這個錯誤

Image by Jan Vašek from Pixabay
Image by Jan Vašek from Pixabay

消費者新聞與財經頻道(CNBC)專欄作者趙海倫(音譯,Helen Zhao),在2022年8月辭去了先前令人稱羨的工作;為療癒職業倦怠、尋找工作以外的快樂,她花了一年半時間與3.4萬元前往南美、亞洲旅遊。

趙海倫表示,在最初的幾個月,她奔波於旅行清單上的目的地,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徒步攀登白雪皚皚的山峰與冰川湖泊,在泰國泡溫泉。

但這種快感很快就消失了,她說,站在韓國濟州島壯觀的海岸懸崖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卻覺得倦怠與空虛。那時她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大錯:她改變了環境,卻沒有改變心態;她休假的方式與她在職場如出一轍,就像個工作狂。

趙海倫說,過去,她為追求更多成功與聲望而埋首工作,讓自己變得焦慮不安,無法活在當下;現在,她又重蹈覆轍,依精心策畫的行程,像軍事訓練般照表操課。

她說,如果想享受假期,就必須有所改變,以下是她改變休假與生活的三個關鍵步驟,以及學會如何在追求幸福與抱負間保持平衡。

1. 大幅縮減行程,轉移重心

趙海倫表示,倦怠感讓她清楚地認識到,需把願望清單削減一半,重質而不重量;如果不能真正享受假期,去那麼多地方又有何意義?

她說,她改變衡量成功的標準,重視是否真正享受當下、獲得平靜以及與他人相聚的時刻。

2. 選擇「錯過」熱門活動

趙海倫學會克制「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只傾聽自己的需求,即使這會錯過許多在社群媒體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活動。她把追求快樂放在首位後,才開始真正享受旅途中的一切。

3. 放棄邊旅行邊工作賺錢的嘗試

趙海倫指出,在旅行的前幾個月,她經常熬夜構思、推銷自行撰寫的故事點子,拚命想維持與工作的聯繫。但試圖同時處理多項任務,讓她更加精疲力竭,於是決定徹底放棄自由工作。

她說,建立一個與工作完全脫鉤的狀態對她幫助很大,現在花時間來休息玩樂,她一點也不會內疚;何況在工作時,可以有更充沛的體力與更好的創意。

社群媒體 冰川 泰國

上一則

麵包吃不完 放冰箱最能保鮮?

下一則

回顧理財路 退休華人分享他應該更早做的5件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