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上百龍捲風狂掃中部州 奧克拉荷馬州3死含1嬰

中國2025電動車過剩產能近2000萬輛 全球車商惶恐

紀錄片「金門」 盼世界看見台灣

「金門」導演江松長(中)和製片人錢孝貞(右)。(記者許君達╱攝影)
「金門」導演江松長(中)和製片人錢孝貞(右)。(記者許君達╱攝影)

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近日在曼哈頓中城舉辦放映會,播放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紀錄短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以及另一位奧斯卡得主戴辛格(Carol Dysinger)的聚焦日常市井風情的紀錄片「食飽未」(Come Hungry),並在放映過後舉辦主創座談會。「金門」的台灣導演江松長在座談時表示,希望用這樣一部作品啟發西方觀眾的興趣,以進一步了解金門這座離島以及整個台灣。

紀錄短片「金門」時長約19分鐘,導演以自己家庭的歷史敘述為線索,串連起金門從歷史到現在的概況。內容既包括金門的特殊歷史地理環境介紹、國共內戰給這一組島嶼帶來的深刻影響,也闡述了今日金門夾在台灣與中國兩個主權實體之間的複雜狀態,影片的英文名直譯為「中間之島」,即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金門」的鏡頭語言克制,並未沒有刻意突出兩岸的緊張和敵對狀態,而敘事角度也結合導演本人的視角夾敘夾議,把對西方觀眾而言遙遠且生硬的鐵血歷史用一種充滿溫情的方式講述出來。

➤➤➤世界OnAir/向世界講金門故事 華裔導演短片入圍奧斯卡

導演江松長出生於台灣,少年時移民美國並在美國成長,成年後作為影像工作者在美國、台灣和中國都曾有過工作經歷。江松長現居台北,他的父親1968年曾在金門服兵役,影片的開篇便是他陪同父母重訪金門的行程。他表示,製作這部影片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這片土地的親歷者所投射出的個體經驗,撬動對台海兩岸及以美國為主導的整個當代國際關係的探討和思索。

影片「金門」去年12月初在「紐約時報」紀錄片平台Op-Docs上線,獲得廣泛反響。該片也是第一部入圍奧斯卡紀錄片單元的台灣作品。江松長表示,能夠獲得國際認可,是時與勢相結合的結果。他說,抗疫經驗、半導體產業等都幫助台灣吸引了不少的國際目光,而更有趣的一點是,隨著中國的言論管制愈來愈嚴苛,很多以前駐紮在北京的國際記者也都遷到了台北,並用他們的觀察和筆觸幫助外界更多地看到了台灣。

「金門」製作人錢孝貞表示,不到20分鐘的短片很難足夠深入地呈現金門的複雜性,對了解兩岸議題的中文母語者來說可能「不過癮」,但製作這部影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江松長表示,在西方世界,至今還有不少人會分不清台灣和泰國的國名發音,而他身邊有很多美國人也在看過影片後才了解,原來美國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延續了75年,而不是從最近才開始的。

影片中所指的「被夾在中間的島嶼」不僅是金門,也是台灣。他說,紀錄片的任務不是為了全面呈現歷史,而是希望引起國際觀眾對台灣處境的關注。「我最希望的是,國外朋友看完影片後,會有興趣再去自己搜索並延伸閱讀一些金門和台灣的故事。」目前,「金門」可在公共網路平台上觀看,網址https://reurl.cc/mrNqy7。

紀錄片「金門」與「食飽未」在曼哈頓中城放映。(記者許君達/攝影)
紀錄片「金門」與「食飽未」在曼哈頓中城放映。(記者許君達/攝影)

紐約時報

上一則

馬相伯:我是一隻狗,叫了一百年,還未把中國叫醒(上)

下一則

不要小看自己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