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華郵:紅州民主黨參議員拚連任 紛紛與電動車政策切割

WSJ:企業稅調漲或調降 兩黨角力結果攸關1兆稅收

25歲醫院規培生之死 揭低薪、加班的「牛馬生活」

醫院規培生自殺引發外界關注。(取材自鳳凰周刊/視覺中國圖)
醫院規培生自殺引發外界關注。(取材自鳳凰周刊/視覺中國圖)

廣西、湖南、上海等多地醫院近期接連傳出「規培生」(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自殺事件。其中,湖南省人民醫院25歲的曹麗萍,自揭不堪淪為「免費牛馬」而走上絕路,令人不捨,也由此,規培醫師的生存狀況,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貴州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內的師生交流;示意圖,非當事人與醫院。(新華社)
貴州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內的師生交流;示意圖,非當事人與醫院。(新華社)

鳳凰周刊報導,曹麗萍好友李舒透露,湖南省人民醫院的規培生活讓曹麗萍極度疲憊。她曾連續加班42.5個小時,輪轉壓力散落在事無巨細的瑣碎中,回報卻只有每天70多元(人民幣,下同)的工資,請假更是艱難。

從一個科室到另一個科室,曹麗萍結束不了無底洞式的加班輪轉,也無法從掌握「生殺大權」的帶教老師手下脫困,更難以對抗規培制度中的結構性困境。2月一個加班的夜晚,在醫師值班室的衛生間裡,25歲的曹麗萍把手術刀揮向了自己。

妹妹曹檸後來才知道,姊姊的畢業論文已經提交通過。這意味著,如果一切順利,在曹麗萍生日的5月,她就會完成規培結業考試,有機會成為一名正式醫師。

但最終,她只留下一段遺言。「明明一切都那麼那麼美好,可是我不想看見了。沒日沒夜的加班,既然早晚要猝死,那就讓我自己選擇方式吧。」

藍黑色血氧儀顯示的心率數值一路上跳。曹麗萍第六次測量時,飆到152。這是2月最後一個周五的早上8點半左右。

她的休假申請在前一天就獲批,但23日中午她仍未能停下手頭的工作。「還有出院要整,」她帶著些調侃的語氣發消息給同學,「現在屬於帶假加班。」

事發當天,曹麗萍的心率最高達到152次/分。(取材自鳳凰周刊)
事發當天,曹麗萍的心率最高達到152次/分。(取材自鳳凰周刊)

滿地血 她留下絕望控訴

監控顯示當晚8點40分左右,曹麗萍穿著白大褂,提著一份外賣,走進了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醫師值班休息室。當晚約10點,曹麗萍進入休息室廁所。次日零點30分左右,一名值班的規培生宋晨去了休息室廁所,看到一地的血,曹麗萍躺在衛生間裡,皮膚發白。

警方在24日凌晨1點10分趕到現場。曹麗萍的家人,則是在2點37分接到自稱曹麗萍老師的電話,對方說,麗萍已經自殺,無生命體征。

妹妹曹檸和父母抵達殯儀館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左右。這一天本該是闔家團圓的元宵節

和警方的後續溝通中,家屬被告知了死亡現場的一些細節:衛生間門是反鎖的,是密閉空間,初步排除他殺,身體左頸部有切口,身旁有手術刀。

就在事發23日晚11點59分,曹麗萍的QQ空間內,一段設置為「私密狀態」的遺言發出,言語間滿是疲憊、控訴和絕望:

「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為熬過這幾天就好了,可是這就是個死循環。一句這個月科室缺人,所以我就活該要一個人做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的事情嗎?即使是在猝死的邊緣,只要不死,就得像牛馬一樣幹活……」、「世上本就沒有公平,怪我自己是不合格的牛馬,熬不下去了…….再也不見了,這個世界。」

家屬簽署排除他殺的死亡通知後,被獲准拿回曹麗萍的遺物。

曹麗萍曾在朋友圈寫下工作忙碌。(取材自鳳凰周刊)
曹麗萍曾在朋友圈寫下工作忙碌。(取材自鳳凰周刊)

曹檸在姊姊留下的手機裡,看到了她未曾跟家人講述過的生活:自2月1日輪轉到神經內科,曹麗萍每天都在上班,沒有間斷過。

春節假期還沒過完,她又開始輪軸轉。大年初六連續上班30多小時沒合眼,「直接上感冒了」。初七、初八加班繼續,初八熬夜寫病歷到零點左右,事情還是沒做完。初九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多趕到科室繼續工作,這一天,她中飯沒吃,一刻沒停。加班期間,她一直胸悶、心臟不舒服。

她兩次發消息給神經內科一名姓朱的總住院醫師,請求他下個月不要再給自己排主班,以及當晚非必要不收病人。

曹麗萍還曾和朱老師因排班不合理溝通過兩次。「怎麼排班都會不公平。」朱老師回覆她。

湖南省人民醫院是一家集醫教研於一體的三甲綜合性醫院。

2021年,22歲的曹麗萍開始在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就讀內科學專碩,同時期,她也進入湖南省人民醫院規培。

規培全稱是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013年,國家衛計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所有新進醫療崗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臨床醫師,必須接受3年的規範化培訓,培訓結束參加統一考試,得到規培證後,方可成為一名正式醫師。

頻加班 一個人當兩人用

規培生加班熬夜,甚至通宵,是這裡的常態。和曹麗萍同期規培的王曉莉說,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流程都要靠規培生完成,忙的話科室一天要收治十多個病人。

極限狀態下,一個月有七八個晚班出現王曉莉的排班表裡,她輪轉到外科時,連續工作過48個小時。「一刻都不得睡,人一直處於高度亢奮的狀態」。有時通宵夜班結束後也不能及時休息,上級等著你,病人等著你,病情變化了也等著你,「它不是說可以放一放的事情。」

一個月前,當曹麗萍在某科室輪轉時,在帶教老師的要求下,她曾負責過全科室一半病人的病歷。有一天晚班,她從下午5點寫到晚上11點才完成。

「把我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我又不是個奴隸,憑什麼呀?」她當時向同學抱怨。

像奴隸 為了規培證忍耐

但為了規培證,曹麗萍不得不忍耐。王曉莉理解她的處境,對醫學生來說,規培證相當於大學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得不到這張證,就無法找工作,而通往規培證的道路上,帶教老師則擁有支配性權力。

「科室輪轉時,通不通過、合不合格都是帶教老師一句話的事情,他們的權力就太大了,能決定你出不出得了科,如果他報個不合格,你在這輪轉三個月就白輪轉了,後面就要補。一旦補規培的時間跟畢業時間衝突,規培生就無法正常畢業。」王曉莉解釋。

對王曉莉和曹麗萍這屆規培生來說,2月是一個敏感的時間節點。還有3個月就要畢業了,他們需要準備5月的規培結業考試,論文答辯也即將開始,同時科室輪轉任務依然很重,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好,就不能正常就業

對於規培生來說,高壓只是最顯性的困難,更折磨人的是,無休止的忙碌並不能帶來等量的價值感。

曾有一篇論文準確地描述了規培生在職業社會化過渡期的身分——處於邊緣狀態。他們既沒有主治及以上級別醫師的臨床自主性,也享受不了正式員工的待遇。

曹麗萍的遺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以為規培的主要目的是學習,是把知識和臨床結合,原來是給科室當免費的牛馬……」

王曉莉多有同感。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規培期間,她大多在做機械的複製黏貼工作,能學到什麼東西全靠老師的良心——如果帶教老師很忙,輪轉的三個月她就變成免費敲病歷、開醫囑的工具,偶爾遇到專業素質強、有教學意識的專家做帶教老師,她會幸運地學到一些東西,但那是極少數的情況,「80%的時間都是在做意義不大的雜活。」雜活,是指寫病歷和處理各種醫療文件。

北市海淀區一間醫院的醫護人員討論手術病例;示意圖,非當事人與醫院。(新華社)
北市海淀區一間醫院的醫護人員討論手術病例;示意圖,非當事人與醫院。(新華社)

北京三甲醫院臨床外科的規培生李琳,在社交媒體分享過一名患者的醫療文書模板,囊括24個文件夾——入院記錄、病史確認單、病程記錄、手術資料、談話記錄、討論記錄、會診記錄、會診意見、教學查房、出院記錄、死亡記錄、出院健康處方、出院診斷證明書、其他文書、新冠病毒肺炎相關文書、測評表、臨床實驗等。數量多得驚人。

除此之外,科室人手不足,也是造成規培生壓力的根源之一。

規培生李琳覺得,規培生是醫院「食物鏈」中地位最底端的,所有找不到人做的、沒人做的,都可以讓研究生、規培生去做。

凌晨4點左右,北京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在運送除顫器;示意圖,非當事人與醫院。(...
凌晨4點左右,北京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在運送除顫器;示意圖,非當事人與醫院。(新華社)

1日工資70元 不夠點3頓外賣

李琳的夜班費只有50到100元,在北京連點三頓外賣都不夠。她覺得自己就像是廉價消耗品,「就算自殺也沒有人知道,也什麼都不會改變。很快又會有新的學生補上來。」

待遇低是規培生面臨的普遍困境。曹麗萍在遺書中提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規培的收入是「一天七十幾的工資」。

事發後,湖南省人民醫院的部分規培生都接到了電話警告,禁止談論這場死亡事件。

曹麗萍的離世,在規培生的內心世界引起小小震盪,王曉莉決定轉行。據她講述,早前發現曹麗萍遺體的幾個規培生「嚇壞了,有人哭了一晚上」,他們已經休假在家看心理醫師。(文中曹檸、李舒、楊陽、李琳、王曉莉、宋晨、陳曉西為化名)

醫院裡運轉忙碌,疲勞的醫護人員抓緊時間休息。(取材自鳳凰周刊/視覺中國圖)
醫院裡運轉忙碌,疲勞的醫護人員抓緊時間休息。(取材自鳳凰周刊/視覺中國圖)

猝死 就業 元宵節

上一則

德總理本月訪中國 「去風險」戰略下仍有多家德企CEO同行

下一則

美前商務部長:美國無法透過制裁戰勝中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