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中國五一長假 廣東梅龍高速凌晨路陷 19死30傷

重大讓步...布朗大學與示威學生達成協議 允討論從以色列撤資

舂米記

又一個新年到了,一日傍晚在鄉村榕樹下聽年長者福伯說,又到了舂米做煎堆之時。

兒時那些年,各種因素,購買任何東西基本上需要支付票證。每逢傳統佳節,鄉間父老不論家境如何,盡量拿糧票去小圩食品站買幾斤糯米,回到家裡舂米做煎堆、發糕、年糕等等用以應節。

福伯話語落下,我立即興沖沖奔回家,恰見媽媽下田回來,我童真童趣說:「媽媽,福伯說,新年了,又要舂米做煎堆!」媽媽笑瞇瞇說:「你說舂米做煎堆,還是做發糕?」我沒多想說:「媽媽做的,我都愛吃。」媽媽舉手輕拍我的肩頭說:「我家孩子學會說好聽話啦。」她由始至終含著笑意說,「那好,媽媽明天下地回來立即舂米做煎堆,好不好?」我很高興地說:「到時我幫媽媽踏椎舂米!」

在我們鄉間方圓地域,應該是老祖宗們往長遠看且考慮周全,相當多的村落興建新屋時,有意將房子設計成左右兩側是居室,即一廊(灶房包括小飯廳)一房(睡房),這樣可讓兩家人分開住居。連接兩個廊房的中間位置,作為兩家人的共用大堂。印象中的故鄉,有不少家庭都有舂米工具,一般安置在大堂的緊靠左面牆中段位置。

舂米工具,一般分為碓窩和踏椎。所謂的碓窩,是在一塊方形青石中間鑿出小圓窩,再鑲嵌入地板之中,圓窩深約四十厘米,上粗下細,非常光滑,用來置放穀物。踏椎是用一根長木頭做的,人們抬起左腿或右腿踩上踏椎使力踩動,會連續不斷牽扯踏椎一上一下的,不停頓捶擊碓窩的穀物。

記得我家的舂米工具,貼近大堂東牆,次日傍晚,媽媽集體出勤收工回來,即在大堂舂糯米。我搶著抬起左腳踩上踏椎,幾近使盡吃奶氣力,僅僅十多下就已氣喘吁吁。媽媽點亮了掛在牆上的煤油燈,關心地說:「讓媽媽先放糯米,再去踏椎即可。你不是喜歡看書嗎,先去看看書!」我搖搖頭說:「現在我要做個勤奮勞動的好孩子。」我邊說邊全力踩動踏椎。媽媽慈愛地說:「孩子真懂事,媽媽做煎堆有你的功勞。」

煎堆又叫麻團、珍袋、麻球,一種油炸米製品,年節小吃之一,拳頭大小、色澤金黃、外形渾圓。糯米粉做皮,裡面或花生糖、或椰蓉、或豆蓉、或冬瓜糖果等作餡料,放到鍋裡用花生油炸至金黃,表皮勻布芝麻。口感芳香酥脆,表皮薄脆清香,餡料清甜可口,粉皮柔軟黏連,寓意團圓甜蜜。

同村子的九嫂與我住家隔著幾間屋,聽說她在家中排行第九,村人稱其「九嫂」。我們兩家人關係很好,一到新年她捧著煎堆送上門。某年將近春節,我邊吃煎堆邊說感謝的話,九嫂樂呵呵說:「你很喜歡九嫂親手做的煎堆?跟九嫂回家,幫九嫂踏椎先舂好糯米粉,我做煎堆讓你吃過癮。」

我樂顛顛尾隨九嫂去她家。九嫂蹲在碓窩前,解開布袋的糯米小心翼翼倒進去,見到幾粒糯米掉在旁邊,她低下頭一粒接一粒撿起來放進碓窩。我心急地問:「九嫂,我可不可以踏椎舂糯米?」九嫂笑著勸阻說:「你力氣小,你媽媽一會過來幫忙呢!」

過半個小時,媽媽與九嫂同心合力先將糯米舂成了粉狀,再將糯米粉由碓窩舀起放在盆子加水搓好。我幫不上忙,唯有蹲在一旁看熱鬧。

九嫂住屋廚房的灶台架著一口鐵鍋,灶膛裡面柴火熊熊。這次我聽眾九嫂的叮囑,坐在小板凳,負責朝著灶膛塞幹柴。那個晚上,九嫂做出的煎堆很清香,回味無窮。

時光荏苒,到了上世紀九○年代末,有一年我由工作的城市還鄉,見幾個孩子坐在榕樹下吃煎堆。我隨意地問: 「誰人做的煎堆?」孩子們七嘴八舌說:「九嫂舂糯米,做出的煎堆最好吃。」

兒時村中同伴楠先生走過來,他是九嫂的小兒子。他說:「過新年,村中孩子就想吃我老媽媽舂糯米做的煎堆,說她做的煎堆好味道。」楠先生又說,老媽媽說過,只要還有力氣舂米做煎堆,而孩子們想著吃,她一定去做。看著孩子們喜氣洋洋的表情,她像孩子們那般開心快樂。

早年,九嫂提議楠先生在小圩開一間專賣煎堆的小店。小店開張那段日子,九嫂舂米忘記了休息,不分日夜舂米做煎堆,凡光顧煎堆店的客人,都說煎堆很不錯。後來楠先生將餅店搬至城區經營,九嫂想著已用磨粉機拌勻糯米,身邊也沒有舂米工具可用,故而沒有跟進城裡舂米做煎堆。

楠先生說:「老媽媽還說,她舂米包括做煎堆叫鍛鍊身體,勞動光榮。」我豎起大拇指說:「我這麼想的,如果九嫂年輕時開一間煎堆店,再註冊煎堆商標,說不定我們家鄉會多了一種著名土特產,名字叫『九嫂煎堆』。」

楠先生說:「我媳婦跟老媽媽學會了手藝,女兒也很懂事,說不能放棄老奶奶的手藝,跟老奶奶舂米做煎堆。」一聽,我感慨萬千說:「九嫂年歲已高,她很可能考慮舂米做煎堆手藝在她手裡中斷了,那就十分遺憾。你們一家三代人,手藝先傳媳婦又傳孫女,……人們不是說中華美食也是文化之一嗎?這樣的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真好!」

斗轉星移,流年似水,楠先生在城區中心經營的煎堆店,一開二十多年。據說,他小兒子前些年成家立業,移民舊金山,要求父母親出國團聚,楠先生與太太唯有放下了煎堆店。

聽罷,我心內免不了有一些糾結與惋惜,看來以後未必有機會在家鄉再吃到九嫂舂米做的那種味道的煎堆。轉念之際,心有依依留戀卻又懷抱著向未來的念想。要知道,飽經風霜的舊物、舊風俗習俗乃至於民間的手藝,隨之時間過去,總有一天不可受控地消失於滾滾紅塵之中。而今各種傳統美食的製作,不是早已被各式各樣的現代快捷工具取代了嗎?

仰視盤旋天空的幾隻小鳥,我以為,即使是最平常、最普通的民間美食小吃,其中某些細節的改變,同樣包含了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力量使然吧。想一想,油然而然暫時放鬆了心結,盡可能將過去的往日舊事沉於心坎裡面。

餡料 舊金山 移民

上一則

台灣竹編家創作惦記家鄉情 年年有餘燈飾閃耀溫哥華

下一則

人間煙火味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