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花大錢 聰明選食吃出免疫力、助好眠

吃得健康並不代表要花大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省錢與營養並不衝突,只要選對食材與料理方式,一樣能吃得營養均衡,更能守住荷包。像是六大類食物的攝取,包含:全榖雜糧、豆魚蛋肉、乳品、蔬菜、水果與油脂,而冷凍地瓜價格實惠又富含膳食纖維與鉀,可替代精緻澱粉來源;豆腐、茶葉蛋、牛奶等蛋白質來源價格穩定,是小資族的營養補給首選。
劉怡里分享,晚餐可選擇富含色胺酸的魚類或雞肉,有助於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合成,幫助放鬆心情、提升睡眠品質;而晚餐不僅能適量加入這類蛋白質來源,還可搭配一到兩顆打成汁的大番茄,以補足蔬菜分量,其所含維生素C、褪黑激素,亦有助於舒緩情緒與助眠。此外,她也提醒,睡前兩小時應避免高油高糖飲食,以免影響腸胃消化而干擾睡眠,若經常夜尿,也應在睡前一小時內減少水分攝取。
「免疫力要好,不是靠補品,而是來自每日三餐的基本營養。」劉怡里強調,許多人誤以為只有購買昂貴的有機食材,或是高價補品才能吃得健康,事實上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原則,即便預算有限,仍可透過合理採買與飲食搭配維持身體健康,即使是小資族或面臨生活開支壓力的人,也能用「聰明選食」策略達成健康目標。
聰明選食
1. 主食可地瓜替代白米
冷凍地瓜一袋可分數餐食用,富含高纖、高鉀,提升飽足感與穩定血糖,價格更親民。
2. 蛋白質來源多樣化
茶葉蛋、水煮蛋、豆腐、豆干、溫泉蛋,皆為高蛋白、低成本的選擇。
3. 乳品攝取不忽略
牛奶與低脂起司片價格波動小,能穩定補充鈣質與蛋白質。
4. 油脂以植物性為主
購買大包裝堅果分裝,經濟實惠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
5. 水果以當季本地優先
如芭樂與蘋果,營養價值高且價格穩定。
6. 靈活選用冷凍蔬菜
營養不輸新鮮蔬菜,保存期長、烹調方便。
劉怡里指出,冷凍蔬菜也是長期被忽略的健康食材,許多民眾認為冷凍蔬菜不如新鮮蔬菜營養,她解釋,因冷凍蔬菜經過殺青與急速冷凍處理,有助於鎖住膳食纖維與脂溶性維生素,甚至比長時間存放的新鮮蔬菜保有更多養分。她提醒,選購時可避免混合三色豆類(如玉米與豌豆皆屬澱粉類),而選擇單一蔬菜冷凍包裝,例如:綠花椰菜或紅蘿蔔,才能真正攝取到蔬菜的營養核心。
劉怡里強調,吃得健康不是花大錢,而是花對地方,只要掌握正確原則,就能用最經濟的方式照顧身體,讓每一口吃進去的食物都物超所值。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