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新聞周刊:伊朗總統之死對美伊關係有何影響?

搜尋今夏最熱的美國內旅遊地點是這城市

失智症新藥研發 蘇益仁:找出阿茲海默症「上游」致病機制

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認為,找出阿茲海默症「上游」的致病機制來研發藥物,加上現有藥物改善神經傳導症狀,是未來的方向。(本報資料照片)
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認為,找出阿茲海默症「上游」的致病機制來研發藥物,加上現有藥物改善神經傳導症狀,是未來的方向。(本報資料照片)

找出治療失智症的藥物是全世界努力的目標,最近似乎看到一絲曙光,尤其美國FDA去年核准了多個適應症為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品。但台灣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認為,找出阿茲海默症「上游」的致病機制來研發藥物,加上現有抗體藥物和改善神經傳導症狀的藥物,是未來的方向。

蘇益仁表示,去年10月,權威期刊「 Cell」刊出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教授Adam Boxer及哈佛大學教授Reisa Sperling聯合發表的文章,表示過去30年來,「類澱粉/濤(amyloid/tau)蛋白學說是開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藥物的主流,如今已告一階段。

美國FDA於2022、2023年各核淮一個抗體藥物,今年上半年也可能核淮禮來的一個抗體藥物。但過去卅年來,AD治本(disease  modifying)新藥是漫長的開發旅程,約有95%在臨床二、三期失敗。

蘇益仁表示,即使上述美國FDA核准的抗amyloid抗體藥物,在疾病治療功效及副作用仍有保留,加上價錢昂貴及使用不便,在醫療及保險市場也都受到挑戰。Biogen上周宣布放棄 Aduhelm 抗體藥物,為抗 amyloid 抗體藥物的未來發展投下一顆震撼彈。

不過,蘇益仁指出,過去30年AD 藥物的開發雖然不順,但臨床試驗過程也累積許多寶貴經驗及新知,確立了amyloid蛋白在AD致病機轉的角色。

蘇益仁認為,在過去五年中,除了amyloid/tau蛋白外,新的AD致病機制有了革命性進展。在Cell綜論及其他文獻中,也提出下一個世紀AD新藥開發方向,包括氧化壓力、粒腺體功能、細胞自噬功能等老化生物學及代謝、發炎等研究。

但新藥開發從學術研究到臨床試驗,時間冗長,所費不貲,並不是學術機構及小的生技公司可以負擔。蘇益仁表示,如何由學術研究、臨床前開發、一期臨床試驗安全性評估,以迄二期、三期臨床試驗確認功效,加上藥物的生產,這一連串產業發展的過程,需要學術界、生技界及大藥廠攜手合作,尤其政府資金提供及法規政策配合,都是關鍵。

新一代AD新藥的成功開發究竟還要多久?這是目前醫學界及很多投資者在問的問題。因新知識及臨床試驗認知,尤其血液生物標記在AD診斷的應用,可大大縮短開發時程。也許只需五到十年,但要成功開發理想的AD治療新藥,尤其對臨床前及早期病患可以回復到正常老化的理想藥物,蘇益仁認為,仍是一大挑戰。

蘇益仁表示,目前各方根據現有的科學及臨床試驗資料,逐漸有共識及方向,那就是找出主要的AD「上游」致病機制,而不是如目前抗體藥物只能清除細胞外的 「amyloid斑塊」。

此一新學說的代表作是2022年紐約大學教授Ralph Nixon在「Nature NS」提出的「自噬溶解體(autophagolysosome)」調控理論,主張清除「細胞內」的amyloid 累積,此一革命性新知目前已成AD新藥開發熱門方向。蘇益仁也說,氧化壓力及粒腺體功能及發炎改善,加上目前改善神經傳導的症狀性藥物,都有某種程度的輔助功效。

蘇益仁表示,「Cell」文中兩位大師級教授,都樂觀地提出未來新藥開發方向及臨床試驗改善方法,期能結合目前的抗體藥物,在可見的未來加速完成AD新藥的綜合療法,因應人口老化後全球日益增加的醫療負擔及市場需求。

阿茲海默症 FDA 加州大學

上一則

冬令進補 糖友、三高族要小心吃

下一則

含維生素B12眼藥水能天天點? 緩解眼睛乾澀該這樣做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