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財政部將修法 防企業及富人靠資產貶值避稅

熱浪來襲 中西部、華府逾90度高溫將持續1周

娛樂/選角、宣傳卯足勁 「特技玩家」仍未達燃點

導演大衛雷奇(右)和製片人妻子凱利麥科密克(Kelly McCormick,左)出席「特技玩家」宣傳活動。(取材自IMDb)
導演大衛雷奇(右)和製片人妻子凱利麥科密克(Kelly McCormick,左)出席「特技玩家」宣傳活動。(取材自IMDb)

動作喜劇「特技玩家」(The Fall Guy,又譯「特技狂人」)是近期討論度最高的強片之一,這部由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和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主演的電影首映直衝當周的周末票房榜冠軍,但令業界出乎意料的是,該片在4002家戲院只拿下2850萬美元的首映票房,遠低於業界預期的3500萬美元。

「特技玩家」由環球影業出品,改編自1980年代播出五季的同名電視劇,原版講述李梅傑斯(Lee Majors)飾演的特技演員,為維持生計而兼職做起賞金獵人的故事。今年推出的電影版據說花費四年半才製作完成,而在宣傳中,片方特別強調「特技玩家」中囊括各種震撼的特技動作,包括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汽車側向翻滾8圈的花活等,環球影業相信,該片有望被開發成系列作品。

1981年電視劇「特技玩家‎」男主角李梅傑斯。(取材自IMDb)
1981年電視劇「特技玩家‎」男主角李梅傑斯。(取材自IMDb)

「特技玩家」的導演大衛雷奇(David Leitch)是實打實的科班出身,他從1990年代末開始從事電影特技工作,曾經在1999年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又譯「搏擊俱樂部」)、「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又譯「十一羅漢」)等片中擔任布萊德彼特(Bradley Pitt)的替身,也與華卓斯基姊妹(The Wachowskis)合作拍攝「駭客任務」(The Matrix,又譯「駭客帝國」)系列。

十年前,大衛雷奇轉型導演,和查德斯塔赫斯基(Chad Stahelski)合作執導由基努李維(Keanu Reeves)主演的「捍衛任務」(John Wick,又譯「疾速追殺」),大獲成功;之後,他又獨立導演了「極凍之城」(2017)、「死侍2」(Deadpool 2)、「玩命關頭:特別行動」(Fast & Furious Presents: Hobbs & Shaw)與「子彈列車」(Bullet Train)等片,如今儼然已是好萊塢最受器重的動作片導演之一。

在內行人大衛雷奇的打造下,「特技玩家」確實贏得不錯的口碑,其在影評網站「爛番茄」上,有著83%的新鮮度和87%的爆米花指數,只可惜此時此刻,口碑如何能轉化為票房,實在是一門玄學。其實橫向比較的話,「特技玩家」的首映2850萬美元票房和雷奇的上部作品「子彈列車」拿到的3000萬美元也沒差多少。不過,後者的製作成本最多只有9000萬美元,而這次的「特技玩家」據說花了環球影業至少1.3億美元。

而且,「子彈列車」畢竟還是疫情期間上映的作品,最後也拿到了2.4億美元不低的全球票房。「特技玩家」未來能不能有這樣的成績,還是個未知數。其5月17日登陸中國院線後的表現,將對其全球票房成敗、最終是賺是平還是虧扮演關鍵角色。截至5月22日,「特技玩家」的全球票房約1.2億美元。

「特技玩家」電影海報。(取材自IMDb)
「特技玩家」電影海報。(取材自IMDb)

葛斯林扮「癟四」宣傳 在場人笑癱

平心而論,環球影業不只在「特技玩家」的製作不計成本,在後期宣傳上也著實做足了功課。這部電影最初被安排在今年的西南偏南電影節上全球首映,獲得首批觀眾的正面回饋,隨後,又參加拉斯維加斯的CinemaCon影業大會,成功說服各家影院將其作為5月初的銀幕最大賣點來做宣傳。該片4月30日在洛杉磯舉辦豪華首映,男主角萊恩葛斯林還打扮成知名成人動畫「癟四與大頭蛋」(Beavis and Butt-head)的「癟四」登場,讓女主角艾蜜莉布朗一度笑到說不出話來,相關影片在社群媒體上瘋傳。

按環球的想法,該片的動作元素可以吸引年輕男性觀眾入場,而憑藉去年爆款「芭比」(Barbie)粉絲暴漲的萊恩葛斯林,也足以招來大量女性捧場。結果,就是這麼一部看似不可能失敗的作品,還是沒能拿到理想的票房成績,也讓不少好萊塢業界人士感到震驚、不解和迷茫。

在此之前,美國電影業剛經歷了慘淡的4月,「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是整個4月唯一首映票房超過2500萬美元的電影。原本,所有人都指望「特技玩家」能帶來5月的開門紅,但最終它的成績也沒比「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多出多少。而從近年的歷史來看,這個5月首周末的檔期,堪稱全年最重要的檔期之一,但到了今年,「特技玩家」卻沒能再延續這種傳統。

好萊塢原本定義的暑期檔,是從6月學生陸續放假才算開始,不過自從2008年的「鋼鐵人」(Iron Man)選擇5月上映後,連續十幾年都有漫威大片上映,好萊塢暑期檔就被相應提前到5月啟動,從此業界習慣地將暑期檔定位在此時。於是,「特技玩家」便成為今年暑期檔的第一砲,而環球影業之所以敢這麼做,原本也是對該片很有信心,沒想到美國首映2850萬美元的成績,對比去年同期「星際異攻隊3」(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3,又譯「銀河守護隊3」)1.14億美國首映成績,簡直慘不忍睹。

硬要找原因的話,那就是「特技玩家」的「電影味」或許還不夠,還是缺乏足夠動因讓美國觀眾走出家門,買票入場。在這個後疫情時代,必須得有充分的話題性,或是唯有大銀幕下能給予的非凡影音效果,才能吸引年輕人積極觀影,從這兩點來說,2023年的強強聯手「芭本海默」(Barbenheimer)便是如此。

新上映「挑戰者」 被25年老片打敗

而迪士尼為慶祝1999年電影「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又譯「星際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上映25周年,特別安排在5月4日的所謂「星際大戰日」重映,結果該片在北美2700家戲院放映,獲得810萬美元票房,超越上映僅第二周、由人氣女星千黛亞(Zendaya)主演的網球主題新片「挑戰者」(Challengers)。

1999年電影「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慶祝25周年重新上映,登上該周的美國周...
1999年電影「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慶祝25周年重新上映,登上該周的美國周末票房榜亞軍。(取材自IMDb)

而索尼影業最新恐怖片「絕命塔羅牌」(Tarot)表現更是慘不忍睹,片中一群大學生因為違反塔羅牌的規則後相繼死亡,導致倖存者必須和時間賽跑揭開謎團,結果該片在3104家戲院首映,只拿到650萬美元。除了票房滑鐵盧,口碑更是翻車,它在「爛番茄」上有超過30位專職影評人為其撰寫了評論,新鮮度一度只有超低的9%,雖然回升到23%左右,幾乎可以說是2024年開年至今媒體評價最低的新片,唯一慶幸之處在於該片的製作成本只有800萬美元。

近年恐怖片成績不俗,讓好萊塢各巨頭在今年一窩蜂地上馬各種低成本恐怖片,於是漸漸出現過去超級英雄電影面臨的市場飽和與審美疲勞的問題。去年,在漫威、DC等新片表現開始走下坡時,是現象級的「芭本海默」以及兒童性犯罪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拯救了北美票房。2024年,北美戲院產業還在等待新的救世主。

(取材自澎湃新聞)

好萊塢 疫情 漫威

上一則

娛樂/走過30年風雨 葉蒨文、林子祥愛情彌堅

下一則

娛樂/荷莉貝瑞 籲「更年期」去汙名化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