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賣車講一半?紐約華人無證客聲稱被騙 車行:別踩這個坑

房屋交易過程中 買方仲介有哪些義務?

育才特刊/移民vs.原住民 弭平數位代溝

微信被戲稱為「老人社群」,是父母一輩溝通和社交的主要工具。(新華社)
微信被戲稱為「老人社群」,是父母一輩溝通和社交的主要工具。(新華社)

新澤西80後媽媽Jolyn在網路誕生前一年出生,第一支iPhone問世次年來美,記得當時用的是中國帶來的諾基亞翻蓋手機。等她開始用智慧手機,iPhone已經出到了第四代。如今中國年輕人使用的手機QQ,在她大學時代只是電腦版的即時通訊程序:「中學時還有筆友,大學就開始在QQ上交網友。那時的大學生開始在電腦上打作業,一邊讀網文、打作業,一邊猛聊QQ。可人不能24小時不離開電腦,那時的台式電腦也主張用完關機,QQ就總有設置在線、離開、忙碌、隱身狀態的需要。」

在電腦屏幕上掛一條QQ窗口,因省話費和短信費而減少了拿起手機的次數。直到添加社群屬性的移動通訊App使得人們機不離手、刻不離線。身在美國的Jolyn如今也會用X(前身為Twitter)、微信和QQ——「同時代我們用過的MSN Messenger早沒了,QQ還能『活』著,」Jolyn認為這跟QQ轉為移動社群不無關係。但談到社群,她依然表示,很想阻止6年級女兒使用Snapchat聊天和追美妝博主。因為她「一放學就刷,可以抱著手機睡覺」。

聽孩子老師說,居然有學生上課時藉口上厠所,在厠所錄製「舞蹈挑戰(dance challeges)」視頻上傳TikTok,還發給教室裡的同學看。

青少年使用Snapchat等軟體聊天和追美妝博主,樂此不疲。(路透)
青少年使用Snapchat等軟體聊天和追美妝博主,樂此不疲。(路透)

非營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一項新調查就顯示,約半數11歲至17歲的青少年每日至少收到237則手機通知,其中約25%在上學日期間跳出,5%在晚上收到。這些通知大部分來自社群媒體上的朋友。

「我們那時候的QQ,沒有自定義頭像和表情,不需要設定個人IP,無非就是個打字聊天和交友工具。沒有網路形象和身分的焦慮,沒有跟不上同伴話題的苦惱,沒有大小網紅需要追,沒有海量圖片、視頻要去刷……」Jolyn說,除了怕社群影響女兒休息和學業,還有焦慮、抑鬱、成癮等身心隱患,以至於更嚴重的。「早年的家長擔心孩子跟網友私奔,現在的家長更擔心孩子遭遇網路暴力。」

去年,14歲新澤西女生庫奇(Adriana Kuch)因遭同學霸凌和毆打的視頻被蓄意傳到網上而含恨自殺,令人心驚。痛數弊病,Jolyn卻也深知「回不去了」。喊著「陽光空氣水,斷網不插電」,在無網路和3C(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的年代度過少年期的她,如今也拋不下這些,更別提Z世代的女兒了。

在電腦屏幕上掛一個QQ的窗口,是多年前年輕人流行的交流方式。(本報檔案照)
在電腦屏幕上掛一個QQ的窗口,是多年前年輕人流行的交流方式。(本報檔案照)

數位代溝:數位移民、數位原生代的對話

某種程度的「回去」或許有可能。Jolyn短暫用圖片社群Instagram上傳過女兒小時候的照片。不像其他千禧代父母有意識為年幼女兒經營的Ins,在這十多年間成為動輒賺取六位數的吸金帳號,她的號並無多少人關注,後來不更了,也因她對圖片應用沒有偏好,於是「退回」到她調侃的「老人社群」。

「Twitter改名為X之前的十年間,我總共發不到十條動態,但經常上去看即時新聞。QQ現在用來跟國內老朋友、老同學偶爾聊聊天。微信就是去微信群裡點點鏈接、看文章。」QQ和微信被戲稱為社群的「古典時期代表」不無原因。比如微信就以文本內容傳播為主,主界面是以一行行短文字形式呈現的好友來訊或群消息信息流;2020年上線的微信視頻號,則需另外點選「發現」標籤找到入口。

青少年不堪網路暴力,鬱忿難解甚至可能導致悲劇發生,是父母最擔心的事。(123RF...
青少年不堪網路暴力,鬱忿難解甚至可能導致悲劇發生,是父母最擔心的事。(123RF)

像《紐約時報》今年2月發表的一項調查讓Jolyn這樣有女兒的家長後怕是很正常的。調查顯示,那些希望將女孩培養成社群達人(KOL)或網紅的Ins帳戶吸引了一些在Telegram等其他平台上公開幻想兒童性虐、並讚揚Ins使圖像變得如此易得的男性的關注。

然而,當Jolyn以此勸說女兒少用同屬圖片分享社群的Snapchat,她面對的是一個出生在影像社群成主流的世界的倔強少女。如同她再退也退不回古典型文字社群以前的純書信時代,女兒也退不回影像社群以前的時代。她的嘮叨,只會強化兩代人的「數位代溝」。

一邊是所謂「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的千禧代乃至X世代,一邊是所謂「數位原生世代(Digital Native)」的Z世代。年齡差愈大,似乎代溝愈大。約1997-2012年間出生的Z世代,很多人玩著父母的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長大,平均10.3歲擁有第一部手機,日均在移動設備上花費3小時。如果說千禧代的Jolyn並不懊悔當年讓還不會寫字的女兒滑屏看Ins照片。X世代的紐約爸爸林先生則不然,他直言不該在兒子小時候借手機給他打遊戲,現在孩子玩手機玩到「沒了正常社交卻有額外花銷」,相差40多歲的父子常常為此吵嘴。

官方調查顯示,社群媒體是導致美國青少年出現憂鬱症、焦慮症等問題的主要原因。(路透...
官方調查顯示,社群媒體是導致美國青少年出現憂鬱症、焦慮症等問題的主要原因。(路透)

來美前甚至沒有個人電腦和手機,因考慮「錢途」而從材料系轉念IT的老林,對3C和社群的需要很實際。他用臉書偶爾跟同事互動,用領英(LinkedIn)不斷尋找跳槽機會,用微信加入一些理財群和子女教育群。注重財商教育的老林給孩子一部智慧手機後,就指引他下載投資類應用Greenlight,但他發現兒子竟用Greenlight借記卡掛鉤的Apple Pay支付手遊。他不留意兒子跟他互加「好友」的臉書帳號不再活躍,小林已轉而到短視頻分享社群TikTok和遊戲玩家聚集的社群Discord找人組隊,也時常在YouTube看遊戲攻略視頻。

2022年一項丕優調查顯示了臉書在青少群體中的「坍塌」,從2014-2015年調查中的71%使用率,到2022年的32%,而在2023年僅略有回升。2024年最新丕優調查顯示,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線上平台是YouTube,接下來依次是TikTok、Snapchat、Instagram、Dicord、WhatApp和Twitter(X)這類社群平台;男生用YouTube比女生多5個百分點,女生用Snapchat比男生多9個百分點。15-17歲年齡組使用TikTok和Snapchat比13-14歲年齡組分別多9個和18個百分點,顯示高中生更多人使用社群。

父母面對的出生在影像社群成主流世界的孩子,交流不當只會強化「數位代溝」。(123...
父母面對的出生在影像社群成主流世界的孩子,交流不當只會強化「數位代溝」。(123RF)

2021年臉書改名Meta押注元宇宙遭遇最初挫敗後,將虛擬實境(VR)社群「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s)」瞄準年齡更小的13-17歲遊戲用戶,意在轉型成為一個年輕活力的新社群。小林曾用臉書帳戶登錄過電腦版的Horizon Worlds,但感覺不孚眾望。他常玩另一款元宇宙社交遊戲ROBLOX。

談起Horizon Worlds的家長監督功能他就笑,說當初正是為了逃離監督,他才罷用臉書。問他覺得虛擬實境的世界真實嗎?小林說是。而這讓老林怎麼都想不通,「我們以前見網友最怕『見光死』,是驢是馬拉出來遛遛,總要到線下來驗真身。現在的年輕人,虛擬空間相遇、線上扮演生活,都當真一樣。本來內向的還整天在網上跟人打交道,就更不愛說話了。」

去年12月發表在青少年期刊(Journal of Adolescence)上針對Instagram用戶的一項研究發現,非外向青少年頻繁使用社群會影響心理健康。這項調查2018-2020年237名約15歲美國青少年的研究也發現,花愈多時間使用TikTok、Instagram、YouTube等、X等社群媒體平台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較嚴重憂鬱症狀。

對於在高度互聯的世界長大的青少年來說,手機是首選交流方式。(123RF)
對於在高度互聯的世界長大的青少年來說,手機是首選交流方式。(123RF)

問小林覺得自己的社群體驗如何,會影響情緒嗎?他的回答代表了在高度互聯的世界長大這一代的典型回應:手機是首選交流方式,「社群就是生活一部分啊!」

移動在線社交給內向人群提供了多一種和更靈活的方式與他人建立聯繫和互動。小林說,除了YouTube、Discord和TikTok,他手機上的固定App就只有Pokemon Go和ROBLOX這兩款社群遊戲了。他還記得2016年上小學的他借爸爸手機到附近公園抓寳可夢(Pokemon)。Pokemon Go一時成為蘋果和安卓商店下載量第一的遊戲。這個使用GPS導航和AR(增強現實)技術而被重新激活的1990年代老遊戲也成社群熱議。當時青少年愛用的臉書是這一全民話題的主要推動者,Snapchat出現大量寶可夢濾鏡,職場社群領英也湧現啟發商家藉寶可夢盈利的建言。「很多人現在回憶說,Pokemon Go的風靡,是他們打破心理障礙、走入人群,在現實生活找到新朋友的一次機遇。」

老一輩認為數位原生代不善社交以至於「反社會」,時間往後退,同樣的不理解也曾發生在千禧代和他們的父母之間。數位移民就一定更喜歡線下社交嗎?發個笑臉表情以替代當面互動的體驗,千禧代乃至之前世代不也有嗎?數位移民的社交模式就已定型?他們不也曾置身Pokemon Go這種線上延伸到線下的創意交互情境,一度打通親子間的「數位代溝」嗎?他們同樣享受著3C和社群的便利,也許只因沒法像Z世代走得那麼遠,容易擔心吧。

社群是生存必須:消費場景下的自我探索

一定程度上,Jolyn能理解女兒放學後還和要好的女同學互發Snapchat。大學寢室裡她和室友背對背在電腦QQ上互發消息的場景仍歷歷在目。但女兒一邊跟女同學對發Snapchat大眼濾鏡照,一邊看似不經意說出的一句話讓她擔心,「媽媽,你覺得我的眼睛會不會太小?」記得之前母女倆在翻看Instagram上的老照片時她也這麼問過。

青少年對數位工具使用熟練,運用於消費與支付也比上一輩更容易掌握。(123RF)
青少年對數位工具使用熟練,運用於消費與支付也比上一輩更容易掌握。(123RF)

是不是有人明裡暗裡講過她?網路霸凌往往來自熟人,並且多在生活中已有發生。有意無意評價族裔特徵的隱性霸凌更是防不勝防。那個白人女同學是不是說了什麼?女兒關注的美妝博主為何都是深目高鼻款?她有容貌焦慮嗎?

考慮到Snapchat印度和南韓用戶數最高,北美亞裔用戶使用率位居前列,且母公司Snap的美國員工以亞裔為第二多,對亞裔代表性不夠的擔心似乎沒大必要;但社群平台算法跟隨並強化用戶表現出來的喜好,如果不有意識地改變使用行為,就很難看到平台上其他特質的內容。

從積極面來看,社群在幫助孩子探索並表達身分、以及發展一定社交技能這兩項發展任務(developmental tasks)上有效;但從反面看,青少年通過社群平台進行發展和探索的道路很可能是曲折的。

比如Snapchat根據發送「快照(Snap)」、會話等互動次數來排布「最好的朋友(best friends)」,但跟你說話多的人就一定是好友嗎?說什麼無妨嗎?這種算法會不會強加一種不健康的朋友關係給辨別力尚弱的青少年?

再比如,Snapchat中「故事(Story)」功能的「發現(Discover)」部分集中了品牌發布;作為平台最大特色的濾鏡有很多是品牌贊助。當你知道了這些,會覺得自己的女兒整一個濾鏡臉就算是自我表達嗎?

無論是外出用餐、旅遊或參觀博物館,青少年都習慣拍照上傳社群媒體分享。(路透)
無論是外出用餐、旅遊或參觀博物館,青少年都習慣拍照上傳社群媒體分享。(路透)

「玩這些也沒什麼,我自己都覺得有趣。」Jolyn說,比如AR試妝和試裝功能,先在自己身上比一下,不合適就不用花真金白銀去買,理論上其實可以省錢。但當女兒試探著問她要銀行卡來購買代幣以支付數位品牌服飾給Snapchat頭像換裝,她猶豫了。「女兒說要不把往年的春節紅包拿出來辦卡換幣,我說等你再多拿幾年紅包再說。」希望她自控力再強一些,不要輕易淪為社媒眼中的潛在消費者。

移動消費時代,孩子們的手機提供太多讓他們置身購物場景的誘因。Snapchat和TikTok這類以移動應用問世的社群,比早前電腦版流通的臉書、Instagram和X前身推特更懂得如何以秒計時、見縫插針地植入用戶日常生活:造成緊迫感的「閱後即焚」、刷得停不下的短視頻戳中「指尖上的」Z世代。數位支付又如此便利,金錢交易瞬間完成,一次不成熟的下單可能引爆財務炸彈。

有時候被爸爸數落,小林也會提醒自己刷社群時少看電玩達人的帳號,玩手遊時也少瞄應用內廣告(in-App ads)。可玩的時候就是有廣告跳出來,在大腦不設防的時候引發購買的欲望,這就意味著會在他本來沒有購物打算的時候改變他的打算。

「遊戲和購物的集成體驗太容易讓人放鬆警覺。」小林說,不像專門逛實體店、上Amazon這樣的購物網站或Temu、Shein等購物應用,你有一份擬好的購物清單或帶著購物意願進入;「即時種草」的社群消費讓你猝不及防地面對誘惑。

最新研究發現,青少年人格特質和使用社群媒體平台與憂鬱症狀有相關性,不太外向的青少...
最新研究發現,青少年人格特質和使用社群媒體平台與憂鬱症狀有相關性,不太外向的青少年頻繁使用Instagram面臨憂鬱較高。(中央社)

國際購物中心協會(ICSC)去年6月發布的調研顯示,85%的受訪Z世代表示社群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該研究也顯示這一代大多數人擔憂美國經濟和他們的未來財務狀況。

儘管擔憂主要來自Z世代中年齡在20歲以上一族,但不奇怪小林這樣早早建立理財意識的高中生也有相似預感。他說自己在學習如何「管住手」。

屬於最少使用手機支付和購物的50+年齡組的老林感受過兒子的「手快」,疫情隔離期間要用微信接龍小程序買菜,他這個微信老用戶一時搞不定,兒子三兩下就幫他搜索到了路徑。

對數位原生代來說,技術是第一天性,3C是第二自然。從小就開始點擊、輸入和滾動的他們通過與工具互動直覺地解決問題,對於新平台樂於挑戰,對新方法很快上手。但像老林這樣的新移民X世代,因早前經歷的地理信息差,比一般老美X世代更晚接觸3C,後天習得也比兒子從小把玩的「手感」差很遠。但他本就覺得少摸3C比較可以遠離各種誘惑,「手機滑得溜,買東西快一點,又不是什麼優勢。」

這樣說並不公允,小林這樣的Z世代會有力反駁,滑手機又不是只有買東西。買東西也有買東西的格調。「你聽說過社會正義性的消費嗎?買一雙Toms的鞋,這家公司就會捐一雙同樣的鞋給需要的人。」小林說他有關注承諾承擔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企業號,也追過#buycott(社會正義性促銷)的話題。這種用消費選擇推動社會正向發展的理念,通過社群傳播甚廣,深植入Z世代的意識。

小林也表示,刷社群的時候避免衝動,也每每讓他思考消費理念,「爸爸會希望我每時每刻要存錢以便後需,他希望我以後多買房而且像他一樣不止買一套!為了這個目標他真的很節儉。可我覺得房子有一套就夠,也不需要豪宅。開個玩笑說,如今VR技術都可以把普通房子打造出豪宅即視感,而我就只需要植入遊戲場景和人物可以開玩就好了,我要我的家很好玩。」

青少年每天花在社群上的時間,比花在回家作業上多一兩個小時。(123RF)
青少年每天花在社群上的時間,比花在回家作業上多一兩個小時。(123RF)

Study with Me:學習「社群化」力量大

Z世代也許是最願意擲重金購買新科技的一代,不斷接觸最新產品獲得技術「手感」對他來說是一種自我賦能。技術讓他們立即「到達」和「得到」。只要不濫用,那就是倍級增長的學習力。疫情下孩子轉網課,他們發現技術可以把老師和知識帶到身邊而不用停課等待,不僅如此,學校課堂以外還有那麼多資源就在指尖點一點的距離。

小林在Discord上找遊戲玩伴以外,還加入學習社群。他也在TikTok上找學習資源,包括爸爸告訴他的教育網站如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和慕課(Mooc)的社群帳號或相關介紹。比起去門戶網站,他更願意首先去社群搜一搜。他的同學也一樣,在TikTok或Instagram等社群搜尋作業的解答思路或知識點解說,覺得很方便。「搜對關鍵字,各種教員和各科教學視頻都能找到。」

這樣學習有效嗎?他說一些短視頻將知識點拆解得簡單易懂。更深入的答案也可以到YouTube去找。像這樣瞭解並帶著自己的疑問去主動搜索解答,事實上提高了他的自學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YouTube也提供學習資源,可提高青少年的自學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路透)
YouTube也提供學習資源,可提高青少年的自學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路透)

用手機幫忙做作業,會分心嗎?小林說會。有時發現自己開始刷別的視頻,刷到停不下來。但如果能用手機迅速找到需要的學習材料,接下去適量刷刷新聞或段子換換腦,至少他是沒發現學習速度被拖慢。有時候,相關聯的視頻先後出現,也構成一個深度學習的過程。

對於大學時代來回在Word文檔、QQ界面和小說網站多窗口作業的家長Jolyn,這種狀態並不陌生。3C產品相伴隨的多任務處理習慣,至少20年前在一些數位移民身上已經形成。然而數位原生代是多重任務處理的冠軍。他們可以同時使用多個屏幕消化信息,或者在不同屏幕間自如切換,似乎從不錯過處理所有信息的能力。

數位原生代中很多人即便天生不是優秀的多重任務處理者,經過成長伴隨的技術環境的訓練,也已變得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在處理多個任務時不失專注而仍能保持高效率和高品質。但一般而言,多任務處理者注意力分散的結果是,每項任務完成的品質和深度會受影響,任務完成時間較長。所謂「手機一拿一放,一天就過去了」引起的普遍焦慮,也成為一種叫「Study with Me(學習陪伴/陪你讀書)」的直播開始流行的深層原因之一。

首次擁有智慧手機的年齡影響心理健康,專家建議「手機給得愈晚愈好」。(123RF)
首次擁有智慧手機的年齡影響心理健康,專家建議「手機給得愈晚愈好」。(123RF)

學習直播的主播很少和觀眾互動,一般只坐在書桌前自顧自學習,鏡頭對焦學習用品、室內陳設或窗外風景。簡單的內容、往往一鏡到底的YouTube長時串流直播模式,考驗的是刷慣了TiikTok短視頻的觀眾的耐心。有播主說,以前一個人自習摸手機是常事,原本想休息放鬆一下,一摸就是好幾個小時。開始直播後,一天不摸手機只學習的時間從一開始2小時發展到10小時。

學習直播2017年首現YouTube,疫情期間紅到全世界,也因它正中隔離在家的學生們想要打破孤獨無助感的心理。它展示了一種既和世界鏈接、又能保持專注的學習狀態。畢竟現時代的學習離不開網路:上Google搜索資料、用AI輔助思考,只是學習中兩種常用的網路手段。同時也是網路把學習者連結到一起,形成一個個網上虛擬社群,學習夥伴在評論區的互相鼓勵恰恰呈現社群互動的特點。

向社群「宣戰」:家長、學區、政府在行動

丕優去年夏季一份調研顯示,76.7%的13-19歲青少年自述每天花在社群上的時間比花在回家作業上多一兩個小時。

孩子社群媒體帳號越多,越有可能引發焦慮和抑鬱。(路透)
孩子社群媒體帳號越多,越有可能引發焦慮和抑鬱。(路透)

而學習直播讓我們看到,在線社群活動可以與學習時間重合。這是不過分、有控制地使用網路,享受社群便利的其中一種可能性。

我們有很多孩子知道如何適當地利用社群,甚至是「父母們用的」微信。在微信教育群裡,老林看到過中學生自我介紹要做補習老師;有的孩子呼喚組隊STEM俱樂部;有推動華人參政的亞裔青年組織發布亞裔政客座談會的消息……,「父母們的社群」幫他們連接父母輩新移民,並且通過父母輩呼喚二代同齡人。

但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讓人省心。如同Jolyn女兒的大量中小學生,正誇大年齡以便突破加入社群的年齡限制。家長不明瞭,平台不去管,法律也不完善。但一些州已經在行動。猶他州州長簽署法案對18歲以下社媒用戶設定數碼宵禁,要求社媒公司核實用戶年齡,未成年人註冊帳戶必須得到父母同意。法案明年3月生效。佛州州長簽署法案禁止14歲以下兒童設立社群媒體帳戶,號稱全美最嚴,預計明年1月1日生效。

為保護年輕人和兒童免受社交媒體控制,也為減少教室內上課分心和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去年5月佛州就通過立法,要求公校禁止學生在教學時間使用手機,校區無線網路需封鎖社交平台,要求學校教導學生「社交媒體如何操縱行為」。

TikTok是青少年相當喜歡用的短視頻平台。(歐新社)
TikTok是青少年相當喜歡用的短視頻平台。(歐新社)

據悉,數百個學區在提出訴訟,要求社群公司如臉書母公司Meta、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Snapchat母公司Snap為其平台成癮問題承擔費用。今年2月,國會舉辦兒童社媒安全聽證會,Meta、TikTok、Snapchat、Discort和X就保護青少年免受傷害議題接受質詢。臉書查克伯格當場道歉、TikTok周受資遭盤問的畫面,一時全美熱傳。

家長們能做的或許是,推遲給孩子手機的時間。

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塑造了Z世代。如今,96%的美國人擁有智慧手機,Z世代用戶最多,他們當中80%見面第一句話就談社群新鮮事。「大家都上線,唯你不插電?」不給孩子用也是不行的。

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首次擁有智慧手機的年齡與成年後的心理健康之間存在顯著關係。在耶魯大學開設史上最受歡迎「快樂學」(The Science of Well-Being)的心理學教授勞莉·桑托斯(Laurie Santos)建議,如果真心希望子女未來擁有幸福成功的生活,「手機給得愈晚愈好。」Wait Until 8th組織倡導家長在子女就讀八年級以前,不要讓他們使用智慧型手機,有助於減少焦慮和憂鬱、延長睡眠時間、提升睡眠品質。

孩子有了手機後又該如何?安排多樣化的活動尤其是戶外活動,巧妙分心,不要讓他們覺得唯有滑手機最愉快!

丕優今年1月的調查顯示,低收入家庭孩子更高比率使用社群。收入3萬元以下的家庭中有31%經常使用TikTok,過3萬不到7萬5的家庭有21%經常使用,7萬5以上的家庭有13%經常使用。Snapchat、Instagram、臉書也有同樣隨收入升高、使用率降低的現象。

這一現象也許源自較高收入家庭更有資源安排其他活動。但如果你沒有這方面資源,記住要花時間多陪陪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互動。千萬別拿3C產品尤其是手機擔當電子保母。

問問孩子有幾個社群帳號,帳號愈多愈有可能引發焦慮和抑鬱。專家建議,擁有一個帳戶比三個帳戶更健康。

臉書流失了大量的青少年用戶,似乎成了「老年人專用」的社群媒體。(123RF)
臉書流失了大量的青少年用戶,似乎成了「老年人專用」的社群媒體。(123RF)

Snapchat TikTok 微信

上一則

學業篇/讀好書 踏上學習正途

下一則

育才特刊/如何選擇夏令營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