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频道

* 拖拉类别可自订排序
恢复缺省 确定
设置
快讯

纽约2校被捕示威者 亚当斯:近半非本校生

曼哈顿堵车费征收在即 华埠餐馆叹影响严重

瑞银收购瑞信:金融暗云...止血阻挡下个「雷曼时刻」?

图为瑞银。(路透)
图为瑞银。(路透)

「瑞士政府出手救瑞信,但全球金融市场恐慌能就此止血吗?」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上周爆出财务危机,在瑞士银行撮合下,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UBS)于3月19日公告同意以32.6亿美元收购瑞信,并承担瑞信54亿美元的投资损失——瑞信在全球金融系统稳定中扮演要角,瑞士政府为免瑞信倒闭而造成祸及全球的严重金融波动,提供了96亿美元的损失担保以及1080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予瑞银,务求赶在周一亚洲市场率先开盘前完成交易。然而,收购案的完成,足以安抚市场的强烈不安吗?自3月10日美国SVB倒闭以来,恐慌随之蔓延——全球投资人正在心焦询问:下一个「雷曼时刻」,会不会即将到来?

在瑞士政府的紧急介入和斡旋下,瑞银于3月19日晚间公告将以30亿瑞士法郎(32.6亿美元)价格,全股收购瑞信(以瑞银股份支付)——瑞信即便经历股价连日暴跌、一度熔断,但在上周五(3月17日)的收盘价,瑞信市值仍有约74亿瑞郎(约80亿美元),意即瑞银的收购价甚至不足瑞信市值的一半。

瑞士政府强力介入寻求止血

然而在瑞信客户资金不断流出、瑞士央行在16日提供540亿美元贷款却仍未能安抚市场的情况下,瑞士政府为避免瑞信倒闭停牌,从而将风暴扩大之前,选择强力介入寻求止血——华尔街日报报导,瑞信上周每天都面临高达100亿美元资金流出,瑞信和瑞银的谈判自15日便紧急展开。

图为瑞信。(美联社)
图为瑞信。(美联社)

这笔收购案,让瑞银必须承担瑞信的54亿美元投资损失,同时瑞士政府提供了96亿美元的损失担保以及1080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瑞银为瑞士最大银行、瑞信则是第二,这是极为少见的大型银行合并案,但在瑞信行将倒闭的压力下,瑞士政府大力促成交易,并为此修改法规,允许该笔交易在没有银行股东投票的情况下进行——华尔街日报报导,原先瑞银出价10亿美元,但被瑞信董事会拒绝。

收购案宣布后,瑞士金融监管机构Finma表示,瑞信将在3月20日「不受限制或中断」继续正常营业,然而瑞信所发行、价值170亿美元的AT1债券将被注销以减少银行债务,这意味投资人手上的瑞信AT1债券将一文不值「变成壁纸」,从而令部分投资人深感不满,但对瑞士政府、以及负责监管瑞信部分海外业务的美国、英国和欧盟监管机构而言,相较瑞信即将「资不抵债」的危机和可能带来的大范围金融信心崩溃,促成收购仍是避免最坏情况发生的「最佳解方」。

Finma声明指出:

「银行(瑞信)存在银行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即使它仍然具有偿付能力,但当局有必要采取行动,以防止对瑞士和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损害。」

瑞信被接管之后,瑞信主席莱曼(Axel Lehmann)表示近期从美国开始的「银行业麻烦」过于巨大、无法承受,他说:「(客户对瑞信)加速流失信任、情形在过去几天不断恶化,这清楚表明,瑞士信贷不能继续以目前的形式存在。」

瑞银董事长凯莱赫(Colm Kelleher)则表示,瑞银将缩减瑞信的投资业务,使其符合瑞银的「保守风险文化」(conservative risk culture)。凯莱赫也指出,这笔交易「支持瑞士的金融稳定,并为瑞银股东创造重要的可持续价值。」 然而,为了吸收这笔交易,瑞银将暂停其股票回购计划。

(路透)
(路透)

瑞银与瑞信是瑞士两大银行业支柱。(欧新社)
瑞银与瑞信是瑞士两大银行业支柱。(欧新社)

瑞信和瑞银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而言至关重要,瑞信名列全球金融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30家「具系统重要性」(systemically important)银行之一,而对经济高度仰赖金融业的瑞士而言,瑞信和瑞银持有的资产总合高达瑞士国内GDP的140%,无论是对瑞士本国还是全球金融业而言,瑞信都可说是「大到不能倒」。

瑞信受各项丑闻缠身多年

然而瑞信本身受各项丑闻缠身多年,当中包括洗钱、法规问题和糟糕的投资决定,例如2014年瑞信承认允许美国客户逃税,被美国政府和纽约金融监管机构罚款26亿美元;2020年时任运行总裁谭天忠(Tidjane Thiam)在瑞信爆出两起涉及高层的商业间谍丑闻后辞职;2021年瑞信又因美国对冲基金Archegos Capital倒闭而损失55亿美元;2022年,瑞信又遭《卫报》披露与大量的诈欺犯、贪腐政客和金融犯罪客户来往,其存放在瑞信的资金高达974亿美元,瑞信形象更进一步恶化,投资失利也使瑞信传出财务危机。

从2022年开始,银行客户开始自瑞信大量提款,使瑞信经历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最严重的全年亏损(亏损金额72.9亿瑞郎),至2023年3月14日瑞信公布延迟数日的年报,自揭在2021年及2022年财报发现存在「重大缺陷」,消息一出股价应声大跌,连累欧洲银行股及美国主要银行诸如高盛、花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与2022年同期相比,瑞信的股价下跌幅度高达75%。

图为3月19日的收购协议,左为瑞士信贷银行主席Axel Lehmann,右为瑞银...
图为3月19日的收购协议,左为瑞士信贷银行主席Axel Lehmann,右为瑞银集团董事长Colm Kelleher。(美联社)

3月10日倒闭的美国硅谷银行(SVB)。(Getty Images)
3月10日倒闭的美国硅谷银行(SVB)。(Getty Images)

由于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SVB)倒闭在前,加上一天前(9日)宣布倒闭的Silvergate Bank、和紧随SVB之后倒闭的Signature Bank,金融市场已然惴惴不安,担忧银行倒闭潮将扩及到更多中小型银行;这股不安情绪也迫使美国政府快速出手、一再向存户担保能够取回全部存款以求安定市场,然而瑞信的危机显然再次触发全球投资人的深层恐惧。

与客户集中美国科技业的SVB等银行不同,瑞信的业务扩及全球,同时亦积极在亚洲发展(如今亚洲业务也将由瑞银接收),因此瑞信可能带来的动荡范围和风暴也更为急迫严峻,这也正是为何瑞士政府和瑞信、瑞银必须赶在周一(3月20日)亚洲市场开盘之前完成收购案谈判,以避免金融业波动持续扩张成难以挽回的风暴。

「第一共和银行」危机未解

除瑞信之外,美国的另一银行危机仍未解——「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同样股价暴跌,3月17日包括摩根大通、花旗、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11家华尔街巨头总计存入300亿美元试图挽救第一共和,第一共和的股价却持续崩跌,单周跌幅超过70%。

BBC分析指出,如今令投资人高度不安、接连爆出的银行危机,尽管各家银行的细部问题不尽相同,但主要因素在于全球利率急遽上升,升息幅度甚至打击了银行所进行的长期债券投资(理应是低风险的安全投资),引起投资人恐慌,恐慌情绪导致了银行股的下跌,被认为体质较弱的中小型银行首当其冲。

图为美国第一共和银行。 (欧新社)
图为美国第一共和银行。 (欧新社)

图为纽约的第一共和银行分行。(Getty Images)
图为纽约的第一共和银行分行。(Getty Images)

欧盟、美国和英国在瑞信收购案公告后皆表示支持,并强调自身银行系统稳健、资金充裕以及具有足够韧性,以此避免市场恐慌在全球范围四处扩张、波及至其他大型银行——同时,包括美国联准会(Fed)、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已表示将增加美元互换额度,以安抚因美国、瑞士相继发生金融业动荡而不安的投资者。

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国际银行系统已做出改革和收紧规范,极力希望避免相同的惨剧再次发生和蔓延,然而此次的瑞信紧急救助行动表明了银行系统仍存在脆弱性,是故各国政府目前关注的焦点是安抚投资人信心、尽可能扫除恐慌以维持国际银行体系稳定。

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海啸,而被誉为「末日博士」的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仍表示,如果瑞信倒闭,可能将是下一个引致金融风暴一发不可收拾的「雷曼时刻」——瑞士政府的紧急出手,是否能够成功止血?后续成效仍然有待考验,而瑞信带来的危机也并未随并购案完成而解除,《路透社》引述投资银行Jefferies的分析师表示,瑞银在收购瑞信后,仍须面临完成交易的风险、潜在的诉讼费用,而监管机构未来也可能会要求增资。

(美联社)
(美联社)

投资 股价 风暴

上一则

波士顿市长吴弭谈歧视 亚裔要先达到「改变的转捩点」

下一则

川普首场电视竞选活动 将上CNN里民大会 主持人临挑战

延伸阅读

超人气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