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偷渡船「盯上 」南加富人區 走線人翻欄直奔接應車

空軍測試F-16戰機AI自駕 肯達爾試飛肯定「必須擁有它」

養生/女強人早發性失智 家人放慢腳步相陪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張康筠述說一家人陪伴母親走過失智症病程的心路歷程。(記者邱宜君/攝影)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張康筠述說一家人陪伴母親走過失智症病程的心路歷程。(記者邱宜君/攝影)

失智症不是65歲以上長者的專利,有少數是65歲以下、稱之為早發性失智症(Early-onset dementia)或是年輕型失智症(young onset dementia),這些病人和家屬面臨許多獨特的挑戰。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張康筠,在2022年國際失智症協會亞太區域會議暨國際研討會上,分享全家12年來如何陪伴媽媽走過。

張康筠表示,在過去沒有很多女性擁有高教育程度,當時母親就有兩個碩士和一個博士,在工作上是精明果斷的指揮者,有很好的表現,很難將母親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因此當母親開始找不到東西、常問家人相同問題,大家都當作是年紀大了,不以為意。

直到有次母親把公司的公文帶回家問父親,說看不懂,大家才嚇了一跳,因為以母親27年的工作資歷,怎麼可能看不懂。後來才知道,原來母親當時已經常常錯過公司會議時間,公司聚餐也會因找不到熟悉的聚餐地點、迷路,而無法獨自前往。

「最不能接受失智的人就是母親自己。」張康筠說,母親在2010年提早於57歲退休,到台大醫院就醫,正式被診斷為「年輕型阿茲海默症」。雖然母親有病識感,但由於個性好強,各種自己以前都可以輕鬆掌握的事物,現在都漸漸失去掌握,母親開始變得很沒自信,也難以接受自己還這麼年輕、一直這麼優秀卻會失智,有天晚上還哭著問家人「為什麼是我?」家人都很不捨。

張康筠表示,儘管如此,母親仍鼓起勇氣面對。在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的邀請下,在2013年失智症國際年度大會上分享個人病程經驗,也是第一個公開分享自己失智症經驗的失智症患者。「我非常以她為榮,不論是生病前或生病後,都非常努力完成每一件事情。」

張康筠說,母親每天早上去打太極拳,到社區中心找課程,例如音樂欣賞班、書法班、歌唱班,也參加失智症協會辦的活動,去運動中心參加運動課程。為了多陪伴母親,原本忙於工作和學業的一家人,全都放慢了腳步,特別安排時間陪媽媽到處遊山玩水。坐郵輪、看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去日本泡溫泉吃美食、去加州納帕酒莊和紅酒,留下許多珍貴回憶。

直到2016年,張康筠回憶,母親忽然病程惡化,夜不成眠、白天大聲叫罵,對於音量很敏感且容易因此生氣、變得沉默寡言、出門需要輪椅代步,生活起居也需要協助。這是家人感到最挫折的一年,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還好主治醫師邱銘章一直陪伴著他們,告訴他們這就是病程的必經之路,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什麼。

張康筠表示,後來家人學習改變照顧模式、讓生活步調更加單純,減少不必要的複雜刺激。例如避免帶母親去容易引起她情緒的地方、參加知覺統合課、天氣好就去公園走走,三五好友不定期在家裡聚會等。經過種種努力,母親病情也漸漸恢復平穩,也能坐著輪椅跟全家人一起去各地小旅行,直到現在,雖然母親病情已經進入重度失智,但每當看到母親美麗的微笑,就會覺得這些年都是值得的。

失智 加州 退休

上一則

城市傳真/聖塔芭芭拉 吸引哈利王子安家

下一則

移民專頁/伴侶收入足夠 才能當聯合擔保人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