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不要玷汙「美國」這個品牌…共和黨金主再轟川普

中國稱未與美國進行任何經貿談判 川普駁斥

「隔壁的房間」導演阿莫多瓦 藉電影向心儀藝術家致敬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電影「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一幕,劇情提及死亡的議題,由茱莉安摩爾(左)和蒂妲史雲頓主演。(美聯社)
電影「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一幕,劇情提及死亡的議題,由茱莉安摩爾(左)和蒂妲史雲頓主演。(美聯社)

「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的第一個鏡頭,就讓人忘了它是一部英語電影。「浮華世界」(Vanity Fair)報導,豔麗的色彩、親密的情感、嚴謹的構圖與對話,除了背景從西班牙搬到紐約,這部電影徹頭徹尾是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 Caballero)的作品。

該片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敘述由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飾演的小說家英格麗(Ingrid)與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飾演的前戰地記者瑪莎(Martha),在後者罹癌後重逢。瑪莎希望英格麗能與她一起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並在她以自己的方式結束生命時陪伴在她身邊;電影從此演變成探索愛與死亡的溫柔與掙扎,並以阿莫多瓦特有的視覺效果,聚焦於這段友誼。

阿莫多瓦與攝影師格勞(Eduard Grau)在接受「浮華世界」訪問時,透露如何以片中的場景來向他心儀的藝術家致敬以及維持一貫的優雅風格。

在瑪莎於日落時分最後一次回到紐約公寓的場景,格勞表示,他們意識到可使用反射與鏡像來比喻死亡和瑪莎要去的另一個世界,但這個場景實際是在舞台上拍攝的,它所映射的其實是舞台的背景;這是阿莫多瓦早期電影的慣用手法,使用大量的舞台背景,而且用得非常好。

眼尖的觀眾也發現兩位美國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與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畫作出現在影片中。

在與格勞討論一幕火災的場景時,阿莫多瓦腦中浮現出的是魏斯的名作「克里斯蒂納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格勞說,這並非直接複製,「隔壁的房間」是阿莫多瓦的第一部美國電影,他們希望與美國畫家產生連結。

同樣地,霍普對影片的風格也有極大影響,充分詮釋了阿莫多瓦對美國色彩的理解。阿莫多瓦表示,霍普與西班牙的維拉斯奎茲(Velázquez)是對他影響最大的兩位畫家。日前過世的美國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曾透露電影「藍絲絨」(Blue Velvet)受到霍普的啟發;而阿莫多瓦在早期的電影中,也被霍普繪畫中流露的孤寂感所觸動。

阿莫多瓦說,影片中他最喜歡的畫面之一是瑪莎與英格麗躺在戶外的兩張紅、綠長椅上,這是她們可以享受微風的地方,就像霍普「陽光下的人們」(People In The Sun)中的人物一樣;畫中人物坐在面向草地的躺椅上,靜止的姿態彷彿暗示著死亡,片中場景也預示著瑪莎將在躺椅上結束生命。

阿莫多瓦表示,在瑪莎面對死亡的時刻,穿上豔黃的服裝、擦上鮮紅的唇膏,他想要呈現出她的決心。史雲頓和他都想起英國導演麥可·鮑爾(Michael Powell)的「黑水仙」(Black Narcissus)中的一個美麗鏡頭,一位修女發瘋時,也在嘴上塗著象徵憤怒的口紅。阿莫多瓦說,在瑪莎身上,這是對抗死亡的決心,她看待死亡就像面對一場慶典、派對。

電影「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一幕,劇情提及死亡的議...
電影「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一幕,劇情提及死亡的議題,由蒂妲史雲頓(左)和茱莉安摩爾主演。(美聯社)

鮑爾

上一則

這5種增建空間 最能讓房屋提升價值

下一則

環保又省錢 四樣材料做出去味除垢洗衣精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