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分析師推7檔AI股物美價廉 形容這家「驚人便宜」

密西根州槍案9傷 8歲童頭部中彈 嫌犯疑自殺身亡

亞裔傳統月╱美國雙院士周敏深耕學術 從唐人街到新移民

周敏在2022年獲得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受訪者提供)
周敏在2022年獲得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受訪者提供)

時間倒退至1981年,快畢業的英文系學生周敏可能想不到,若干年後她會定居美國成為一名社會學家,並獲得雙院士殊榮,成為研究海外亞裔移民的代表學者,透過其研究成果和影響力為亞裔移民發聲。儘管周敏的成就之路看似是被一個又一個機會促成的,但抓住每個機會並付出異於常人的努力,才是她背後真正的推手。

影音來源:記者劉子為

偶然的社會學家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正重建社會學學科,聘請了許多外籍學者授業,當時在中山大學讀英文系的周敏作為翻譯第一次接觸到社會學。1982年,周敏畢業留校被分配到社會學系成為助教,為學校第一批社會學研究生輔導英文,也因此加深了對社會學的了解。周敏說,「社會學入門容易,且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自然而然吸引了我」。又一個偶然,周敏的老師給她推薦了出國讀社會學的機會,本打算讀完研究生就回國的她,機緣巧合下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SUNY Albany)讀到了博士。1989年,博士畢業的周敏原計畫和家人一同回國,然而恰逢中國大陸爆發政治運動,使她回家之路變得艱難,她便留在美國任教,先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教學四年,後于1994年來到洛杉磯加大(UCLA),一直在此耕耘。

學術深耕:從唐人街到新移民

在周敏看來,自己選擇專注研究亞裔移民有一些偶然因素。當時她在構思博士論文選題,由於經費極為有限,她最終決定研究紐約華埠(Chinatown)——在這一課題上她具備豐富的社會資源,且生活在華埠的親戚們也都樂意相助。周敏在1992年發布書籍「唐人街:深具社會經濟潛質的華人社區」,獲得不少學術獎項,她於是決定專攻亞裔移民的社會學研究。

周敏在舊金山華埠做田野調查。(受訪者提供)
周敏在舊金山華埠做田野調查。(受訪者提供)

周敏指出,「學術研究講究積累的過程,通常不可以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因此,在路易斯安那教書期間,她研究了越南裔青少年如何適應美國社會,來到洛杉磯後,多元的亞裔社區給予了她豐富的研究素材,先後出版了「美國亞裔青少年文化與族裔認同」、「美國亞裔成就悖論」等著作。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周敏成長為了具有國際聲譽的知名社會學家和亞裔研究學專家,出版了近20本學術專著,谷歌學術的搜索引文數超過3萬2000條。

周敏的研究不斷隨時代變遷而更新,她即將出版的最新作品聚焦來自中國和印度的高技能移民,並指出華人高技能移民儘管能較迅速地融入接收國(比如美國),但受移民政策、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仍會受到重重限制而對未來充滿不安,其獲得穩定安全感的困難與低技術移民是相似的。

只有努力才能獲得話語權

2022年和2023年,周敏先後獲得了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她表示,成為雙院士是意外之喜,因為該頭銜無法申請,只能靠現任院士提名,也就是全憑個人的學術積累和聲譽。因為華人通常重理工科,在美國獲得院士的華人多研究自然科學,像周敏這樣的人文社科學者相對較少,其面對的挑戰也更複雜。周敏表示,社會學研究成果難以量化,認可標準較少,同時在美國身為少數族裔難免會處於劣勢。為了彌補劣勢,周敏的方法是加倍努力。她認為,儘管雙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社會不公,但這是少數族裔獲得話語權的最有效途徑。

身兼數職的周敏有數不清的頭銜,她是洛加大社會學系與亞美研究學終身講座教授、王文祥伉儷美中關係與傳媒基金講座教授、亞太中心主任,也在多個學校、學會、機構內任職,還通過各種項目積極促進中美間學術交流。被問及如何平衡各項職業及生活時,周敏說她擅長將工作任務根據輕重緩急的程度依次處理,有時候也必須通過加班加點才能完成。儘管工作忙碌,周敏很享受努力的過程,她相信只有認真做好想做的事並取得成績,才能爭取到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更多話語權,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

移民 亞裔 華人

上一則

只因三明治火腿份量少 女經理被打成熊貓眼

下一則

世說新聞╱起底走線人公寓 1房12人 房東年入百萬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