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章魚漲到比和牛還貴 日本糧食價格高漲 章魚燒業者苦不堪言

遭奧客潑咖啡、吐口水…辣妹店員抄榔頭狠砸擋風玻璃 網一面倒狂讚

台大研究農民、醫護熱傷害致腎臟病 學者:可吃冰沙降溫

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團隊發現,氣溫潮濕、炎熱是台灣非傳統病因腎臟病盛行率高的原因,農民、穿防護衣的醫護,都是容易因熱危害引發腎臟病的族群。(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團隊發現,氣溫潮濕、炎熱是台灣非傳統病因腎臟病盛行率高的原因,農民、穿防護衣的醫護,都是容易因熱危害引發腎臟病的族群。(記者林琮恩/攝影)

慢性腎病是台灣的國病,洗腎每年耗費大量健保資源。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氣溫潮濕、炎熱是台灣非傳統病因腎臟病盛行率高的原因,農民、穿防護衣的醫護,都是容易因熱危害引發腎臟病的族群,尤其農民罹患非傳統慢性腎臟病原因,比一般民眾高出近五成。

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表示,非傳統病因腎臟病是指排除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發炎、結石等原因導致的腎病,台灣高血壓、糖尿病盛行率與歐美相比並不高,腎臟病盛行率卻很高,這與台灣地理環境鄰近赤道,且氣溫濕熱有所關聯。

台大公衛學院從5項不同研究發現,農民及醫護人員,受到熱傷害影響,罹患腎臟病比率增加。

一項地區性研究顯示,農民因非高血壓、糖尿病造成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危險性,比一般民眾增加45%,其中脫水比率達22%;另一項研究則顯示,穿著防護衣的醫護人員,因內部熱壓力高達50度以上,工作3至4小時期間,腎功能顯著下降,23%醫護產生急性熱傷害。

楊孝友指出,當人體腦部感受到溫度上升,下視丘、腦部就會開始作用,讓血流至皮膚進行散熱,器官血流減少,容易缺血,就會導致腎臟傷害;熱傷害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想吐等,如長者出現相關症狀,應留意水分補充。

另,新冠疫情期間,醫護穿著防護衣,除內部溫度升高以外,也因難以穿脫,減少小便及喝水次數。楊孝友表示,台大公衛學院學生支援劍潭檢疫所,發現搭車時不少醫護反應容易暈車,後發現這是熱傷害前兆。

台大公衛學院與新加坡大學合作,借鏡星國作法,讓醫護使用冰沙降溫,新加坡訓練部隊時,會讓軍人在出操前,先使用冰沙降溫,疫情期間將此做法讓醫護使用。楊孝友表示,使用冰沙可在不攝入過多水分的情況下,達到核心降溫的效果,但提醒民眾,在減少熱傷害時,應避免使用含糖飲料或含糖冰沙。

至於農民,楊孝友建議,相關法規應擴大解釋熱危害作業內容,除傳統產業外,農民、工人應增加保護措施,有些國家健康管理辦法,要求雇主讓員工以每天增加二成工作量的方式,讓員工身體適應給溫,但這必須有政府法規配套,引導業者改變。

高血壓 新加坡 疫情

上一則

逆轉腎病惡化 中醫師:中藥≠早藥 中醫中藥可護腎

下一則

中醫針灸食療 緩解乳癌藥物疼痛副作用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