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南加州本周將大幅升溫 部分地區預計突破100度

飲食影響動脈血管健康 醫師建議多吃綠葉蔬菜

慢性腎臟病民眾日增 奇美推篩檢提升意識預防末期腎病

黃筠婷提醒有長期泡泡尿、腳水腫、三高、貧血、倦怠的民眾,要特別留意腎臟健康。(記者周宗禎/攝影)
黃筠婷提醒有長期泡泡尿、腳水腫、三高、貧血、倦怠的民眾,要特別留意腎臟健康。(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灣奇美醫院腎臟科10日發表「慢性腎臟病相關危險因子篩檢及提升意識計畫」結果。篩檢顯示腎臟病高風險族群多,民眾預防意識仍不足,不曉得提早預防惡化,將持續推動危險因子篩檢與衛教,提醒民眾關注腎臟健康。

這項篩檢與計畫共669人參加,其中腎絲球過濾率異常39人、蛋白尿92人、血尿194人、尿液有變形紅血球(dysmorphic RBC)4人。去年9至12月篩檢男性227人(34%)、女性442人(66%),年齡層以60至70歲最多146人。

腎臟科主治醫師黃筠婷說,一般民眾對慢性腎臟病認知仍極有限。美國、台灣與中國均有研究顯示,罹病者對慢性腎臟病知曉率低,往往處於慢性或末期風險而不自知。慢性腎臟病不僅有醫療照護問題,在預防、治療甚至社會文化也有著深遠影響。如何早期診斷並及早預防進展到末期,增加民眾認知率及罹病者知曉率,是防治慢性腎臟病重點。

黃筠婷說,慢性腎臟病原因最常見的是糖尿病與高血壓,腎絲球腎炎也是重要原因。另肥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痛風、抽菸、運動不足、水分攝取不足等都是常見危險因子。

奇美醫院期望篩檢與衛教,提升民眾腎臟健康認知,了解民眾是否有慢性腎臟病及相關危險因子,達到防治慢性腎臟病、減緩末期腎疾病發生目的。

黃筠婷指出,人口老化、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增加,慢性腎臟病(簡稱CKD)隨之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貧血、骨質疏鬆與骨折等。當腎功能持續惡化,進展成末期腎疾病時,須長期透析治療維持生命,對生命身心靈及醫療資源造成很大負擔。

黃筠婷舉案例,73歲男性高血壓病史20年,藥物控制不佳,另因脊椎疼痛長期服止痛藥。參與篩檢及提升意識計畫,意外發現蛋白尿,腎臟科進一步檢查與藥物調整,指導改變飲食習慣並增加運動量,目前血壓控制得宜,尿蛋白也無持續惡化。

她提醒有長期泡泡尿、腳水腫、三高、貧血、倦怠的民眾,要特別留意腎臟健康,至少可用健保給付的定期基本檢查,來做初步把關。

慢性腎臟病民眾日增,奇美醫院推動篩檢、提升意識預防末期腎病。(記者周宗禎/攝影)
慢性腎臟病民眾日增,奇美醫院推動篩檢、提升意識預防末期腎病。(記者周宗禎/攝影)
慢性腎臟病民眾日增,奇美醫院推動篩檢、提升意識預防末期腎病。(記者周宗禎/攝影)
慢性腎臟病民眾日增,奇美醫院推動篩檢、提升意識預防末期腎病。(記者周宗禎/攝影)

高血壓 三高 健保

上一則

精準治療 肺癌四期腦轉移 6年仍存活 還爬富士山

下一則

47歲男接受專利手術 「風乾香腸」振雄風重拾信心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