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親看「鐵達尼號沉船」一趟要25萬元 耗時8小時、有學者解說

海底探險公司「海洋之門探險」(OceanGate Expeditions)上周公布一段一分鐘影片,生動展示鐵達尼號殘骸在海底的景象;該影片凸顯只要夠富有,旅遊景點不僅可延伸到太空,還可潛入深海之中。
「海洋之門探險」的鐵達尼號沉船之旅,讓遊客支付25萬美元,就可搭乘潛水艇下潛2.4哩到達殘骸所在的海床,親眼一窺這艘全世界最有名的沉船。
鐵達尼號的殘骸在1985年於加拿大東部紐芬蘭外海約400哩處被發現後,就吸引不少歷史學者、考古學者和各界人士的關注,但「海洋之門探險」總裁羅許(Stockton Rush)指出,私人探索才能保持鐵達尼號的魅力,「沒有公共組織會資助重返鐵達尼號,因為有其他更新且更有科學價值的遺址需要資助。」
「海洋之門探險」所提供的鐵達尼號沉船之旅,每次需耗時約八小時,其中包括下潛和上升各需要的2.5小時;旅途中會有科學家和歷史學者進行解說,並且利用高清相機記錄殘骸與腐蝕程度。
史密森尼學會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海事歷史館館長強斯敦(Paul Johnston)指出:「我不反對這種商業探索,因為他們並沒有接觸或破壞沉船,而且還讓外界關注關注海底世界和沉船帶。但在我看來,我們對鐵達尼號的瞭解已經很透徹了。」
同時,究竟誰可以參觀殘骸以及其理由,在過去十幾年也一直爭論不下,畢竟有超過1500名鐵達尼號乘客死於船難之中,不少人認為,前去參觀等同於去打擾這些人永眠的墓地,道德上站不住腳。
打撈鐵達尼號殘骸就更不用說了,包括強斯敦在內,不少歷史學者和科學家都反對打撈,鐵達尼號歷史協會(Titanic Historical Society)歷史學者林奇(Don Lynch)就是其中一員,但卻很喜歡「海洋之門探險」的全新高清畫面。
「他們拍得越多,我們就越可能發現之前沒看到的新東西。」林奇表示,「但我看不出他們有任何新發現,可是這種清晰程度真的很棒。」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