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洛縣華人殺姪案量刑:史德運連續2個終身監禁

F-1車神紐約第五大道炫技「聽說市長叫我別這麼做」

紐約客談/遠程餐廳服務 成效有待觀察

對於經營餐館的市民而言,近年所承受壓力無疑在不斷增加,從通貨膨脹、租金上漲、成本提高到勞動力短缺,這些因素都對經營模式構成了嚴重挑戰。加之疫情的影響,許多餐廳不得不調整營業策略,或是結束營業。這樣的環境下,不僅在考驗業者的適應性,也激發了更高的創新能力。

因此,一位華人便在日前創業,推出了遠程餐廳服務,通過實時視頻通話,令遠在菲律賓的店員為紐約食客解答疑惑、提供指引。先不論此方法是否具備商業前景,其無疑體現了足夠的想像力,也發現了服務業的痛點所在,即人工貴。

不過,在紐約這個權益至上、找工需求不減的城市,此服務會否遭遇阻力目前仍是未知。有質疑聲指,此服務在利用科技替代當地勞工,但不可否認,市內最低時薪不斷提高,給雇主帶來壓力不斷增加,倒逼業者尋找新方法。不過,從使用體驗而言,能否媲美真人還很難說。

除無法實地了解店內情況外,此服務還要面對網絡延遲、隱私保護、文化差異等多個問題,且要如何證明其存在的必要性?目前看來,若是為完成點餐,在自助機器上和在遠程輔助下完成沒有過大區別,後者能夠提供的菜品解釋,也可完全加入前者中。若是更加激進思考,大數據訓練的AI也能勝任過敏原提醒、結帳指引等任務,那還需人類做甚?

更重要的,人和人當面交流的情感是遠程服務無法複製的。例如,顧客在用餐時會尋求食材來源的故事,或是對特定菜餚的歷史感興趣。利用技術降低成本固然重要,但維護人情味和文化的傳承,也同樣關鍵。

租金 疫情 華人

上一則

保護疏散災民 議員推「回家提案包」

下一則

華康會史泰登島第2間老人中心 開幕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