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 台灣跨界創作者王劭文參展
2024年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ArtExpo New York)近日在曼哈頓下東城舉辦,來自台灣的跨界創作者王劭文首次參展,帶來了自己的十餘幅畫作。
王劭文此前曾為律師,在美國的法律界打拚超過十年,還曾在楊安澤2021年競選紐約市長時擔任其團隊顧問。選務工作的繁忙與疫情期間身心雙重的壓力,令她的健康狀況出現異樣,「再這樣做下去不行。」於是,王劭文開始重新拾起青少年時代對於藝術的興趣。
2022年,王劭文開始暫停律師工作,專心藝術創作。起初,她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專職從事繪畫,但畫著畫著,發現感覺比預想得要好,便繼續創作。在這段期間,她繼續體會藝術的妙處。「作為律師,很多事情都需要保密,因此會有種與外面的世界相隔離的感覺。但創作則不同,不僅可以隨時與別人溝通創意或作品,而且藝術的特性本身也要求創作者多與外界進行溝通。」
王劭文2022年認識了被本屆紐約藝術博覽會授予「傳奇」稱號的黎巴嫩裔畫家薩蒙(Samir Sammoun),去年她在前往加拿大拜訪薩蒙時,特意帶去了自己的畫作。薩蒙認為她的畫有一種難以被模仿的獨特氣質,並鼓勵她參展。在激勵之下,王劭文本次與薩蒙和另一位流亡加拿大的烏克蘭藝術家尤里科(Yaryna Yuryk)共同參與了本次博覽會。
王劭文帶來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組抽象風格的女性人物肖像畫,畫的主題以「金包銀」作為開場。她介紹,「金包銀」是一種富有台灣方言特色的表述,既與她的英文名Kimvalrie發音相似,又代表了包括她自己在內的芸芸眾生。
在她的畫中,每個人物的主要區別在於各不相同的眼神,有的充滿疑惑、有的玩世不恭、有的平靜祥和。王劭文介紹,不同人物的不同眼神代表著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不同心態,更是對於人與世界的反思。比如,本系列的第一幅作品中,人物穿金戴銀、目光斜視,正反映了一種雖然身處富貴人間,卻對世界有著一種懷疑與警惕。而如果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這一組人物作品,更能體現出人從迷惘到成熟的整個過程。比如,到了系列的最後,人物的面龐變得柔美秀麗,眼神則在寧靜中略帶一種慈悲。
王劭文的作品詳情可見https://kimvalrie-art.studio/。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