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拜登:若連任成功 將任命進步派大法官

私募股權公司重金進入健保市場 導致醫藥帳單飛漲

方便、快捷 「生命體徵維持餐」走紅社媒

網友分享的「生命體徵維持餐」。(取材自紅星新聞)
網友分享的「生命體徵維持餐」。(取材自紅星新聞)

日常生活離不開「吃」,不僅是生理需求,還能療癒心情。有人愈吃愈少,在逐漸下降的體重數字裡尋求成就感;有學校食堂「花式寵生」,讓學生「炫」在嘴裡,滿足在心裡。而人類與食物的和諧相處之道,說穿了就只二字:健康。

★主打生吃 冷、素、量少

臨近夏日,不少人開始尋求「減重」妙方,主打方便、快捷的「生命體徵維持餐」近日也跟著火了。大批網友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極簡風工作餐日常,小紅書上該關鍵詞相關帖子數量超6萬,微博相關話題已經超1億閱讀。有人熱中健身增肌,有人吃著吃著覺得生活失去了樂趣。專家則表示,如果吃得不對,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導致患病。

據紅星新聞報導,「生命體徵維持餐」主要來源於歐美,是一種以冷、素、量少為特點的飲食方式。近年來,這種飲食方式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與輕食類似,主打生吃,不放或少放油、鹽,減少烹飪步驟,但食材單一、方便快捷,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和需要健身、減重的群體。

「我從大學開始就接觸到這種飲食方式,因為學校宿舍不允許開火做飯,所以會選擇蔬菜沙拉、牛奶泡麥片作為主食,但吃多了就會感覺『生活沒什麼意思』。」正在廣州讀書的三三在嘗試了一段時間後,還是選擇了中式飲食,「蓋飯、米線、泡麵,更符合我的胃口。」

臨近夏日,不少人尋求「生命體徵維持餐」減重。(取材自澎湃新聞)
臨近夏日,不少人尋求「生命體徵維持餐」減重。(取材自澎湃新聞)

★2香蕉、五穀豆漿 當午餐

民眾劉曉就這樣吃了一個多月。「我帶的午餐很簡單,兩根香蕉和一袋五穀豆漿,不用開火,就是吃久了看到肉,眼睛會『發光』。」劉曉說,就是「只要能維持身體正常運轉即可」的概念,因為每年夏天都是她「身材焦慮」的時候,「想減肥,又懶得煮飯洗鍋,這樣省事兒又健康。」

劉曉說,有時候用麵包配青菜,或者捲心菜擦絲配上料汁,用飯盒裝上放在包裡就能帶走,「甜甜的,挺好吃。一個月下來我瘦了八斤(約四公斤)。」

從事電商行業的董毅表示,他有時會帶玉米、番茄、黃瓜和煮雞蛋到公司做午飯,一般每周都會帶三、四次,「這樣的飲食方式是為了健身增肌。」

上海市民葉小姐最近則是一杯咖啡加上一盒小番茄就是一餐,「這樣的簡餐攝入碳水少,吃完不容易睏,工作效率會更高。」

網友分享的「生命體徵維持餐」。(取材自微博)
網友分享的「生命體徵維持餐」。(取材自微博)

★醫師建議 不宜長期食用

但,「生命體徵維持餐」真的健康嗎?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梁清月表示,一般而言,20多歲、50公斤左右的女性,在不運動的情況下每天需要1800卡左右的熱量,也就是午飯、晚飯兩餐熱量都需要超過600卡。「現在網上流行的『生命體徵維持餐』整體熱量較低、營養元素單一,不適宜作為長期的飲食方式。」

網友分享的「生命體徵維持餐」。(取材自微博)
網友分享的「生命體徵維持餐」。(取材自微博)

梁清月表示,2022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居民需要攝入穀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和堅果類以及烹調用油鹽五大類食物,「其中穀薯類是膳食能量的主要來源。穀薯類為人體提供了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保持人體的基礎代謝。」

她強調,「生命體徵維持餐」中碳水化合物的缺乏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降低,「人會沒精神、免疫力降低、容易感冒,女性還會閉經、脫髮、失眠。此外,由於大腦是人體中最依賴葡萄糖的器官之一,當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少,血糖變低,對大腦功能也會造成損害。」

此外,梁清月表示,「生命體徵維持餐」中的生食、冷食也會導致維生素缺乏。「中式餐飲中的食材都是通過烹飪加工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這些脂溶性維生素在加工後更容易被吸收,而常吃『生命體徵維持餐』有可能導致此類維生素難以被人體吸收,繼而導致維生素缺乏。民眾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來避免這種情況。」

對於有網友提到「生命體徵維持餐」吃完不容易睏的情況,梁清月表示,吃完容易犯睏,是因為主食中米麵等精細糧過多。建議可以在主食中增加粗雜糧,例如玉米、土豆、紫薯、雜糧飯等,同時以蒸、煮和少油少鹽的烹調方式進行處理,避免「吃完就想睡」。

梁清月表示,「對於希望減重的人群,可以通過調整用餐順序來實現減肥目的。比如,可以在飯前喝一杯脫脂或低脂牛奶,甚至溫水、蔬菜湯。飲食中,可以先吃肉,再吃菜,最後吃主食來控制體重。」

有學生在「食堂建議本」上反映「番茄炒蛋怎麼能加蒜啊,好難吃」「來點白切雞,不辣的...
有學生在「食堂建議本」上反映「番茄炒蛋怎麼能加蒜啊,好難吃」「來點白切雞,不辣的」,都獲食堂回應。(取材自新華每日電訊)

●抓住學生的胃 廈門大學「食堂建議本」火了

大學食堂的菜色一向是大學生關心的話題,其中不乏諸多批評。不過廈門大學食堂卻獲得了許多學生的讚揚,主要來自一本能傾聽他們聲音的「食堂建議本」,不僅抓住了他們的胃,還滿足了他們的心。

★不少神回覆 如高手過招

「之前有的香芋肉丸能重新上場嘛?」「安排!」;「你好,可不可以上個羊肉泡饃?」「我們研究研究!」;「想在食堂早餐看見武漢熱乾麵和豆皮。」「是該進修了,我報名頂崗!武漢熱乾麵確實饞人啊!」這是廈門大學翔安校區食堂建議本裡,常見的學生與食堂負責人的對話。建議本裡,還有人問「番茄炒蛋怎麼能加蒜啊,好難吃」。

據央視新聞、新華每日電訊報導,近日,廈門大學食堂建議本火上了熱搜,網友評價,「一個啥都問,一個啥都認真答」、「笑到扶牆」的神回覆,讓人不禁懷疑這究竟是食堂意見建議互動,還是段子高手過招比試。

網友「神奇的海螺」在微博上發帖:「廈門大學食堂建議本好有意思」,配圖是妙語連珠的建議本,上面寫滿了學生耿直的建議VS食堂爽快的答覆。建議本並提示初衷是,「您有什麼意見和要求請與我們聯繫」,也就是食堂方面設立的一個反饋渠道。

有廈大學生現身說法分享說:「食堂的飯不是道道好吃,但每次來食堂最大的樂趣,就是翻改進建議本。」

建議本中,食堂的回應一般分為三類,一類是可以馬上辦到的,會立刻「安排」;第二類是需要時間的,因為涉及增加設備等原因,「讓學生再吊吊胃口」;還有一類是改進意見,回覆「已經反饋給餐廳人員」。食堂以幽默感和親切感的回覆,傳達了尊重學生意見,關照學生情緒的用心。

廈門大學後勤集團總經理楊暘也表示,建立這個意見本的初衷,是想讓校方了解到學生的需求和建議,也讓學校不斷改進和改良各種菜品菜餚和口味,在滿足學生各種需求的同時,也感覺到一種在家裡的味道、家裡的關懷和家裡的溫馨。「通過這樣心與心的交流,我們與學生的距離進一步拉近了。」

★畢業季留言 謝食堂叔姨

負責回覆留言的廈門大學翔安校區豐庭餐廳主管謝君說,廈門大學「食堂意見本」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他到廈門大學工作後,就開始翻看過去的意見本,從歷屆學生的留言中,看到了不同時期大家在「吃」這件事兒上的要求變化。

謝君說:「以前的意見更多的可能偏向於想要吃飽,然後開始要吃好,我很直觀地感受到現在同學們需求的多樣化,也有很大一部分開始追求健康。」

在建議本上,學生們關心的內容從菜品口味到菜餚種類、從餐品價格到食堂衛生都有涉及,而食堂工作人員真誠幽默的回覆也收獲了一致好評,「回覆就是會比較有趣,比較接地氣,會把我們的話給聽進去」、「我之前寫的是希望食堂的辣菜可以稍微多一點,這個學期以來,感覺辣菜還是有比之前多一些」、「這個互動形式挺好的,很實際地就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寫下來了,食堂也很快就落實了大家的意見」。

謝君說,畢業季經常會看到一些留言,有同學寫說這是她在廈大的最後一天了,感謝食堂叔叔阿姨們把她養胖了,謝謝再見,我愛你們。「看到這些我們就心裡暖暖的,我們做的都是很平凡的小事,但是平凡的事重複做、堅持做,也可以成為有意義的事。」

減重 武漢 微博

上一則

美學者:中美之間最大風險已不再是台灣 而是南海

下一則

國際能源總署:2030年中國路上 1/3是電動車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