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亞當斯急轉彎:無證客犯罪應逐出紐約

瓊瑤生前憶亡夫 提及《不如歸去》恰為劉家昌作曲

「一生一部」郭寶昌傳奇經歷 修煉「大宅門」使命

郭寶昌,2021年7月攝於北京。(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視覺中國圖)
郭寶昌,2021年7月攝於北京。(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視覺中國圖)

郭寶昌曾感慨:「老天爺讓我經歷那麼多事兒,認識那麼多人物,又給了我講故事的能力,這大概就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老天爺給我的使命。」送別之後,郭寶昌和他寫下的傳奇,仍將在這個世界永遠陪伴著觀眾們。

「郭寶昌先生一路走好,天堂仍有大宅門……」2023年10月12日,導演張藝謀通過其個人工作室帳號發布一條微博,悼念10月11日去世的導演郭寶昌,並回顧郭寶昌40年前對他和幾位當時的年輕導演的賞識與幫助。享年83歲的郭寶昌,是難得的那種憑藉一部電視劇就「封神」的導演。最愛爭分奪秒地寫作的他,去世前才剛完成歷時3年創作的小說版「大宅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陶慶梅近些年一直在與郭寶昌合作寫書,他們曾花費了四五年的時間,出版「了不起的遊戲:京劇文化好在哪」這本研究京劇文化的著作。在陶慶梅眼中,郭寶昌是一位對待藝術創作極為嚴謹認真的前輩,他會窮盡所有的力量研究他喜歡的話題。

同仁堂養子 紀錄家族史

也正是用這種認真的態度和熱情,1995年,郭寶昌創作出50多集「大宅門」的劇本。創作時,陪伴他的只有一張書桌,滿滿一冰箱的食物,每天一壺的開水。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很少踏出家門,腦海中的幼年回憶瘋狂地湧上來,他下定決心排除一切干擾,在近乎自虐的條件下,將他這「一生一部」的精品「修煉」成型,紀念他經歷過那一段段離奇的家族歷史。

1940年,郭寶昌作為一個貧民的兒子出生在北京,父親早逝,他被母親賣掉,輾轉之後被養母郭榕買走。郭榕當時以20多歲的年紀嫁給了70多歲的郭寶昌的養父,也就是同仁堂樂氏家族的後代、濟南宏濟堂創始人樂鏡宇。作為正房夫人,郭榕沒有後代,於是一直將郭寶昌當作兒子撫養,郭寶昌跟隨養母姓郭。12歲之後他開始到養父家生活,進入了那個「大宅門」。

在複雜的家族關係之下,郭寶昌逐漸學會了察言觀色,體會人情冷暖,也默默地觀察著大家族中的一個個人物。比如「大宅門」中的白玉婷,迷戀戲曲演員而嫁給了照片,這個人物就是郭寶昌在養父母家中的親戚「十二姑」;由陳寶國演繹的白家掌門人白景琦,正是既頑劣固執,又瀟灑重情的養父樂鏡宇的化身。

郭寶昌給「大宅門」中的每個人都賦予了極強的個性。無論是張揚、重情的「老七」白景琦,還是性格複雜的「白三爺」白穎宇,或是頗有擔當的女性角色「二奶奶」,都能讓觀眾在細微之處深深共情。電視劇播出後成為一代人的時代記憶,副導演洪海在郭寶昌去世後回憶,當年「多少人追著劇,看得屏息凝神,看得念念不忘」。

電視劇「大宅門」 海報。(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視覺中國圖)
電視劇「大宅門」 海報。(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視覺中國圖)

導演的伯樂 結深厚情誼

大多數人知道郭寶昌,首先是因為「大宅門」的風靡。實際上,郭寶昌還有另一個角色,就是如張藝謀所言的,是「第五代」導演的伯樂。1973年,郭寶昌被調往廣西電影製片廠,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郭寶昌終於獲得拍電影的機會,也開始因為電影創作,和正在電影學院就讀的「第五代」導演結識,並結下深厚友誼。

說起來,郭寶昌和「第五代」的緣分也算是不打不相識。1980年,郭寶昌帶著自己的處女作「神女峰的迷霧」從廣西回到北京電影學院放映,但劇中演員侯克明堅決反對郭寶昌帶戲回校,因為他知道電影學院活躍著一群總在現場調侃諷刺的新生。好奇心極強的郭寶昌卻非常自信地認為,自己的作品能夠征服他們。

作品放映期間,郭寶昌果然被身後那群學生喝「倒彩」和調侃,沒想到的是,這些學生並不只會起哄,還看出了他的處女作「神女峰的迷霧」中不落俗套的部分,最後竟然為作品鼓起掌來。這群學生幾乎都來自電影學院「78級」,如今已經成為著名導演的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都出自這一屆。

兩年後,這段緣分迎來了後續。1982年,郭寶昌看到田壯壯、張藝謀等人參與的電影「紅象」,他的第一反應是驚喜中國人居然能拍出這樣的電影。而這群「不怕死的牛犢子」畢業後,居然分配到他所在的廣西電影製片廠。於是,在愛才的郭寶昌的支持下,這群新一代導演成立了「青年電影攝製組」,大膽創作出「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等優秀作品,蜚聲國際。

郭寶昌和「大宅門」演員們。(取材自微博)
郭寶昌和「大宅門」演員們。(取材自微博)

大腕相挺 張藝謀客串太監

不過,在郭寶昌的記憶中,作為師兄的自己並沒有指導過「第五代」拍電影,所謂做過他們電影的藝術指導,也是掛名的。因為從「紅象」開始,他就感受到這群人身上的生命力和超前眼光。他僅僅是抱著藝術家的眼光,真心激賞他們的作品,並在電影上映過程中給予幫助,保護他們身上那種叛逆十足的創造力。

1984年後,郭寶昌和導演「兄弟們」因工作關係漸行漸遠,20世紀90年代才在北京重聚。那時郭寶昌第一次籌拍「大宅門」,邀張藝謀出謀劃策,在田壯壯提議下,張藝謀、陳凱歌等人表示願意集體剃光頭,裝辮子親自參演「大宅門」。但「大宅門」第一次開機不久就因變故暫停,數年後重啟,這些大導演依舊信守承諾前來拍戲,回報郭寶昌過去對他們的情義相挺。

認真的張藝謀為了客串好大太監李蓮英的角色,甚至請求花時間重拍;陳凱歌趁著從英國回國的三天時間,抽出一天客串「大宅門」中的一個小角色,還為此不顧形象剃掉了鬢角。有一場戲,郭寶昌需要和張藝謀、姜文一起出鏡,沒辦法做導演,在場的田壯壯自告奮勇充當執行導演,侯詠負責拍攝,何群做美工。「大腕」們參演的珍貴影像也永遠留在了觀眾們的腦海裡。

張藝謀在「大宅門」中客串太監李蓮英。(取材自紅星新聞)
張藝謀在「大宅門」中客串太監李蓮英。(取材自紅星新聞)
陳凱歌為參演「大宅門」剃了鬢角。(取材自紅星新聞)
陳凱歌為參演「大宅門」剃了鬢角。(取材自紅星新聞)

玩樂生活 「一流廚子」

郭寶昌的合作者陶慶梅覺得,郭寶昌超乎尋常人的傳奇經歷,作品中的藝術價值,他對京劇的研究和創新實踐,還有他剛剛完成的「大宅門」小說,都是一筆筆值得後世挖掘的寶藏,但人們還是只知道他的一部「大宅門」。「我覺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藝術家,尤其是他對藝術的忠誠,對藝術的探索等(精神),是他身上最重要的東西。」陶慶梅說。

考察過郭寶昌的人生和作品,人們會發現他一直行走在創新的路上。無論是對新電影語言的探索,對電視劇技術的開發,或是將話劇與京劇結合,郭寶昌永遠對新鮮事物抱有熱忱。比如,他那部征服了「78級」師弟們的處女作「神女峰的迷霧」,開創了刑偵領域商業電影的先河;很多電視台還沒有高清電視概念時,「大宅門」全劇就已做到創新的高清攝影機拍攝。

似乎是得到了養父樂鏡宇的真傳,郭寶昌在生活中也是個愛玩、愛搞創新的人。他從小穿衣就有主見,經常穿皮鞋不繫鞋帶,覺得這是自己創造的時尚。因為在大宅門生活過,郭寶昌對美食的要求很高,做飯也是一把好手。他曾說,張藝謀、何群一度總到他家蹭飯,田壯壯也喜歡到家裡吃他的炸醬麵,後來大家開始流傳一個笑話,說郭寶昌是「一流廚子,二流導演」。

晚年的郭寶昌終於擺脫了前半生動盪不安的生活,愉快而忙碌地度過他的每一天,和他的親人、朋友以及他最愛的戲劇在一起,獲得了安寧和快樂。

在「大宅門」的結尾,劉佩琦扮演的三老太爺,從一個遊手好閒的富家子,逐漸變成了一個富有氣節和良心的人。如今,在悼念郭寶昌的諸多微博下面,有網友以那句知名的經典台詞「三老太爺,流芳千古」,表達對郭寶昌的敬意和悼念,也懷念他用生命和記憶塑造出的那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戲劇會落幕,創作者會告別,但優秀的作品裡,一份始終貫穿生命的「真」,會一直留在人們的心中。

京劇 北京 微博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名校低就? 史丹福大學博士考鄉鎮公務員 網友直呼「想不通」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