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NBA/太陽遭淘汰 布克、KD合轟82分無用 灰狼4戰橫掃晉級

SLACK創辦人16歲女兒尋獲 同行26歲男被控「綁架兒童」

中國年VS農曆年 中韓文化春節開戰

2023年1月21日,迪士尼度假區(Disneyland Resort)在推特上發文,用了「Lunar New Year」,而非「Chinese New Year」,引發中國網民不滿。(取材自推特)
2023年1月21日,迪士尼度假區(Disneyland Resort)在推特上發文,用了「Lunar New Year」,而非「Chinese New Year」,引發中國網民不滿。(取材自推特)

新冠疫情籠罩下,中國終於迎來一個可以自由返鄉過年的兔年春節。當家人們終於能團圓吃年夜飯、歡樂走春之際,你還會在乎過的是「中國新年」還是「農曆新年」?

「農曆新年」的英文翻譯究竟應該是「Chinese New Year」還是「Lunar New Year」?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在觸動中國、南韓的民族情結之後,從大英博物館、迪士尼,南韓學者幾句話、知名球員C羅(Cristiano Ronaldo)的賀年詞,到服飾品牌和女團的粉絲信息,南韓對Chinese一字特別敏感,中國則指責節目被南韓剽竊,一字之差都能瞬間引爆兩國網民怒火。

爭正統 從泡菜吵到節日

中韓近年最知名的文化之爭當屬「泡菜」。2020年11月,中國獲國際標凖化組織(ISO)對源自四川的醃製蔬菜泡菜的認證。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稱,這是中國主導制定了泡菜業國際標凖,南韓「泡菜宗主國」地位早已「名存實亡」。這一說法隨即引發將韓式泡菜視為神聖食物的南韓人不滿。最後南韓政府以「該標凖只限定於四川泡菜,與韓式泡菜無關」打圓場而暫時休兵。

今年的相關爭議大致源自於2023年1月18日,南韓誠信女子大學教授徐坰德於個人社群平台上發文稱,農曆新年並非中國獨有節日,包含南韓、越南及菲律賓等亞洲國家都有這個節日,英文翻譯應改成Lunar New Year。他的這番呼籲引發大量中國網民抗議,要求他道歉。

此事似也延燒至南韓娛樂圈。韓澳混血的南韓女子音樂組合「NewJeans」成員Danielle,在留給粉絲的訊息中使用了「Chinese New Year」一詞後,受到南韓網民的猛烈批判。Danielle隨即道歉:「農曆新年是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節日,我的表達是不恰當的,我正在深刻反思」。

近日,英國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在一則發文中使用Korean Lunar New Year(南韓農曆新年)也引發爭議。BBC報導,這則發布在大英博物館推特帳號的帖文寫著:「與我們一起慶祝南韓農曆新年,欣賞新羅樂團的神奇表演」。這場由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贊助、慶祝農曆新年的活動,主要包括南韓傳統音樂和舞蹈表演,以及南韓館館長的講解。

報導稱,這則貼文的截圖於2023年1月20日在被一位網絡博主分享到了中國社交媒體後,彷彿點燃了火藥桶。很多中國網民質疑大英博物館將源自中國的農曆年冠以「南韓」是在「盜用文化」。不少中國網友認為「中國的節日被南韓剽竊」,並湧入大英博物館的社群平台留言謾罵,要求道歉。

大英博物館大門。(取材自Getty Images)
大英博物館大門。(取材自Getty Images)

「還我中國新年!」,「明明就是採納中國傳統曆法卻非要冠上自己國家的名字不就是偷竊?」不少中國網民留言質疑。一些中國留學生並於2023年1月20日前往大英博物館,向路人「正名」農曆新年源自中國的歷史。在如潮水般的批評湧入大英博物館的社交媒體帳號後,該帖子目前已被移除,鏈接到大英博物館官網的頁面也顯示無法訪問。

不過,南韓媒體報導稱,大英博物館如期舉行了該活動。大英博物館事後表示,該活動是一場南韓音樂和舞蹈表演,旨在「呈現南韓的農曆新年慶祝傳統」。館方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與英國和國際觀眾一起慶祝中國新年,包括在博物館內與當地社區舉行活動,並在我們的網絡平台上傳遞對這一年更廣泛的美好祝願」。

除了國外的企業與組織,中國國內同樣有人「不慎」使用了Lunar New Year,而被要求道歉。2023年1月21日,中國演員王鶴棣因他所創立的個人服裝品牌「D.Desirable」在Instagram上發布新春祝福時,使用了「Lunar New Year」一詞,致他的帳號很快就被憤怒的中國網民占領。該品牌後來很快刪除了帖子,並重新發布了一條寫有「Chinese New Year」的帖子。

中國山西民眾正慶祝兔年的到來。(Getty Images)
中國山西民眾正慶祝兔年的到來。(Getty Images)

葡萄牙球星C羅則是於2023年1月22日零點在微博發文,準時恭賀中國球迷新春快樂,內容用了「Chinese New Year」,最後還用中文打出「兔年吉祥」字樣。這讓中國網民們樂翻天,該則文章獲得超過10萬人次點讚。

不過傳到南韓,當地媒體抨擊「Chinese New Year」用詞不當,應該使用「Lunar New Year」,直指南韓、越南等亞洲國家也慶祝農曆新年,這個節慶非僅限於中國。中央社報導,中國網民也在社群上回擊,甚至將這些熱議延伸到文化戰爭,直指中國官方不夠強硬,「最近幾年中韓文化之爭頻發,中國官方的回應給咱們的印象確實不怎麼給力」。

中國媒體觀察者網報導稱,春節源於中國,多個國家、地區也慶祝農曆新年,中國官方、權威媒體除了使用Chinese New Year,也會使用Spring Festival或Lunar New Year,「近年來,南韓人及南韓民間團體一直嘗試在國際語境中將其替換成Lunar New Year,以削弱春節所含的中國文化背景」。

爭尊嚴 文化敏感性複雜

BBC報導則指出,農曆新年又稱春節或陰曆新年,源自以農曆計算的中國傳統節日,但南韓、越南等亞洲國家也普遍慶祝該節日。在大英博物館的此次事件背後,是網絡上日益引發爭議的農曆新年的「名稱歸屬權之爭」,亦即這個傳統節日在英語中該被稱做「Lunar New Year」,還是「Chinese New Year」?

「Lunar New Year」直譯為「陰曆新年」,一般也被用來指代「農曆新年」,而「Chinese New Year」則意為「中國新年」。雖然只有一詞之差,但在很多人眼中這兩個詞卻有著天壤之別。

報導引述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楊大利(Dali L. Yang)說,該爭議是背後是多元文化和跨國背景下的文化敏感性問題。「雖然在漢族地區是陰曆(實際上是農曆)新年,但生活在非漢族地區和其他國家的人們可能有不同的傳統和文化,這些傳統和文化自然需要一些認可」。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也表示,農曆新年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描述的是慶祝的時期,而不是所做的事情」。他認為,儘管農曆新年源自中國,但在各個地方的慶祝活動都有所不同,因此會產生不同的稱呼。「例如,越南曆法將今年視為貓年,其他地區則是兔年。 慶祝活動也可能發生變化。日本在明治維新期間便把他們的新年不再依照農曆進行」。

越南農曆新年,標誌著貓年的開始。(歐新社)
越南農曆新年,標誌著貓年的開始。(歐新社)

2019年,澳洲雪梨市政府宣布,將把當地的「中國新年」改為「農曆新年」。當局表示,改名是為顧及各國人感受,以使該節日更具包容性。此前,該市的南韓、越南等非華人社區一直呼籲進行更名。

爭權利 個別國家摩擦大

報導指出,由於中國和南韓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兩國網民近年來因文化歸屬大動干戈的案例也不止於農曆新年。雙方經常在網絡論壇上指責對方進行「文化盜竊」,有時伴隨著謠言與兩國都有的民族主義情緒。

例如,中國網絡上一直有「南韓人搶注端午節」的傳言,但南韓向聯合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南韓江原道江陵地區一項具體的慶祝活動「江陵端午祭」。

在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身穿傳統朝鮮族服裝的女性表演者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代表,在一個傳遞中國國旗的環節中出現,這在南韓引發軒然大波。南韓政界及公眾批評稱,這是相當於主張韓服為中國文化。中國則回應稱,中國各民族代表身穿傳統服飾出席冬奧會開幕式是「他們的心願,也是他們的權利」,同時重申有關服飾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我認為這裡有太多的民族主義,可能受到社交媒體的推動。」莊嘉穎說。「涉及傳統、歷史和民族主義的更激烈的政治爭論正在加強人們對聲索社會和文化標誌的必要性的信念」。

不過,莊嘉穎表示,這不僅是在南韓和中國之間,東南亞等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爭端。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的民眾之間也存在關於某些菜餚和民歌起源的爭論。「但這些爭論往往比較溫和——可能反映出這些國家之間的摩擦和緊張局勢較少」,他說。

南韓 博物館 越南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春運景象大不同 兩廣百萬「摩托大軍」消失了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