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供給過剩 中國餐飲業去年倒閉近300萬家 創新高
數據顯示,中國過去一年有近300萬家餐飲門店歇業,創下新高。從需求層面看,消費者面對資產縮水,消費觀趨於理性務實,更追求性價比;從行業層面,中國全國餐飲門店已嚴重供給過剩,行業「內卷」(指內部過度競爭)加劇,導致出清現象越來越普遍。有分析更指,今年上半年可能還會迎來一波更猛烈的閉店潮。
據中國餐飲產業媒體「紅餐網」報導,過去一年歇業的餐廳類型涉及廣泛,涉及正餐、茶飲、咖啡、烘焙、火鍋、甜品、自助餐和烤肉等各大品類。許多餐廳更傳出破產、跑路、欠薪或被討債等負面消息。
位於北京的義大利餐廳「Opera BOMBANA」曾是名流雲集的用餐場所,卻在經營11年後,於去年4月1夜倒閉;上海有米其林三星主廚坐鎮的「L'Atelier 18」甫於去年初開業,到同年中旋即倒閉;還有被視為「深圳最難預定牛排店」的牛排館燃扒房Steak house也被曝歇業,有消費者稱人民幣逾1000元(約137美元)的儲值都還來不及使用。
更多品牌選擇大幅縮減門市數量或退出中國市場。連鎖飲料店「厝內小眷村」顛峰時期曾開出近500門市,截至去年12月初,只剩下不到50家店;連鎖火鍋店「哥老官」的門市數量從鼎盛時期的100餘家,減至60多家;日本摩斯漢堡則在去年6月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關閉六家門市。
分析指出,需求層面來看,由於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中國消費者愈來愈理性,會追求更具性價比的餐飲品類,精緻餐飲或網紅餐廳就會受到較大衝擊;至於行業層面,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餐飲已嚴重供給過剩,中國每1000人就擁有7家餐飲門店,這項數據在世界排名第一,並造成行業「內卷」加劇。
民食之本創始人歐峰指出,中國的餐飲行業在經歷快速成長後,目前進入到衰退過程,如果今年經濟有所好轉,到了年底餐飲行業也會好起來,但在此之前,餐飲行業的大洗牌仍是必然,今年上半年可能還會迎來一波更猛烈的閉店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