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南加大:女性孕期跨年 自付醫療費增加逾千元

川普:澤倫斯基要美國金援 沒完沒了如無底洞

中國年輕人婚禮新風:個性、低碳、高性價比

5月20日,在河南省洛陽市上陽宮,參加公益集體傳統婚禮的一對新人展示自己的結婚證。 (新華社)
5月20日,在河南省洛陽市上陽宮,參加公益集體傳統婚禮的一對新人展示自己的結婚證。 (新華社)

剪裁合身長裙、簡單別致的簪花盤發、唯美盛放的手捧花……伴著熱烈的掌聲,28歲的新娘王蘭挽著丈夫走上舞台,和其餘幾對新婚夫婦一起,接受台下祝福。

「拍婚紗照時,白婚紗、秀禾服都穿過了,換上父母那代人結婚時的服飾,感覺一下回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挺新奇的。」這個來自寧夏中衞市海原縣的「95後」姑娘說,「尤其在這麼一個浪漫的日子,和這麼多對有情人一起辦集體婚禮,幸福感加倍。」

5月20日,因中文諧音「我愛你」,被人們賦予寓意美好愛情的浪漫和儀式感,不少人選擇在這天表白、領證、辦婚禮。當日,寧夏、江蘇、湖南、山東等地專門為新婚青年集體辦婚禮,給幸福「加碼」。在海原縣一廣場上,王蘭等11對新婚夫婦在當地政府部門組織下,舉行了一場具有年代感的中式集體婚禮。

「去年縣裡也為新婚青年辦過集體婚禮,我當時就坐在台下。」王蘭興奮地說,得知今年還有機會,她拉著「社恐」老公迅速報名,見證了別人的幸福,今年輪到自己曬幸福了。

婚禮當日,歌舞表演、遊戲互動等環節,鬧熱了現場氣氛。新郎、新娘們默契合作完成穿針引線、吹氣球等挑戰,為台下觀眾帶來無限歡樂,也為自己留下美好回憶。

5月20日,在廣西忻城縣「520」集體婚禮現場,一對新人一起繡婚書。 (新華社)
5月20日,在廣西忻城縣「520」集體婚禮現場,一對新人一起繡婚書。 (新華社)

王蘭介紹,父母是20世紀90年代結婚,兩人的結婚照雖已泛舊,但年輕面龐上洋溢的幸福卻清晰可見。從小到大很少見兩人吵架拌嘴,她嚮往這樣的愛情和婚姻,能有機會重溫父母那個年代的婚禮很有意義。

近年來,「有意義」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重新審視婚禮時的關鍵詞。隨著時代變遷,他們追求簡約、自由、個性化,除了「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集體婚禮,低碳婚禮、極簡婚禮、目的地婚禮等新式婚禮也悄然興起。

今年5月,寧夏銀川市靈武市一對「95後」新婚夫婦「騎著共享單車奔赴婚禮現場」的視頻火了。視頻中,身著紅色中式禮服的新郎和新娘在最前方開道,伴郎、伴娘等送親團組成的共享單車隊伍緊隨其後,每一輛共享單車上都裝飾著五顏六色的氣球,濃濃的喜慶和甜蜜溢出屏幕。

據新郎張樹彬介紹,這是一場完全自主策劃的婚禮。由於距婚禮現場不遠,夫妻倆考慮接親時騎共享單車綠色環保、經濟新穎,家人也很支持。於是他提前求助共享單車運營方,同時還為行動不便的長輩向當地公交公司申請了一輛公交車。路人紛紛讚許、拍照,不少網友也點讚這場低碳婚禮,在線祝福。

「千篇一律的婚禮沒啥意思。再說愛情就是越簡單越幸福,太複雜反而會變味。」張樹彬說,身為播音員的他當日主持了自己的婚禮,並進行了宣誓。而租車、請司儀等費用也被節省下來,為到場親友買了伴手禮。

5月20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畔,身穿中式禮服的新人在集體婚禮上喜結良緣。 (...
5月20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畔,身穿中式禮服的新人在集體婚禮上喜結良緣。 (新華社)

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萬靜表示,減少經濟壓力、注重自身體驗、追求個性表達等促使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新式婚禮。婚禮形式多元化說明年輕人思想觀念在轉變,崇尚低碳生活、拒絕鋪張浪費,這是時代發展進步的表現。

與此同時,部分婚俗也發生嬗變。在中國,彩禮古稱「納徵」,是一項重要的傳統婚俗。男方向女方支付一定財物,女方做相應回禮,一來一往中寄託著締結婚約的美好願望,但因過程複雜、花銷較大,時至今日也正被當代年輕人「改變」。

王蘭就是「零彩禮」的踐行者。「男方給彩禮、女方出陪嫁,流程太繁瑣,我的婚禮想辦簡單些,父母商量後也同意了。」她說,況且兩邊都是普通農村家庭,「零彩禮」的婚姻更輕鬆,也更純粹。

氣球 租車

上一則

疑報復社會…湘川連爆持刀捅人 網喊恐怖「社會怎麼了」

下一則

煙台「文成城堡」 首富的流金幻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