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電商漲價、轉運停擺 關稅衝擊華人網購

「先買後付」分期付旅費變夯 但不小心錯過還款日就慘了

旅遊/巡禮墨爾本 飽覽英國遺風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雅拉河橫貫墨爾本。(圖/梁綺雲提供)
雅拉河橫貫墨爾本。(圖/梁綺雲提供)

世界第六大國家澳洲,是最接近亞洲的西方先進、自由的英語國家,由英國人立國。這大島國位於南半球,沒有其他國家接壤,令她能遠離世界戰爭。澳洲與英、美、加拿大和紐西蘭組成「五眼聯盟」,五國高度互信,緊密合作。與老舊的歐洲國家比較,澳洲年輕、整潔、地大人少、相對安全;她的政治、法律、金融制度、社會結構、建築、飲食等等,都與英、美雷同,每年吸引大量英、美、加拿大人,來澳洲這「同太公的堂兄弟」旅遊。

維多利亞州議會大樓。(圖/梁綺雲提供)
維多利亞州議會大樓。(圖/梁綺雲提供)

連7年膺最宜居城市

澳洲由六個州和一個自治區組成。維多利亞州的州會「墨爾本Melbourne」,從2011年至2018年連續七年榮膺「全球最宜居城市」,亦是最具英國文化積澱的澳洲大城。她在1835年由小鎮定位為城市,以當時英國首相Lamb的貴族封地Melbourne為名,1956年曾舉辦奧運會。

墨爾本有一種英國老城的穩重恢宏氣派,更閃著金黃色的歷史餘輝,華人稱墨爾本為「新金山」,因為澳洲發現金礦,晚於美國加州。

澳華歷史博物館內淘金場景再造。(圖/梁綺雲提供)
澳華歷史博物館內淘金場景再造。(圖/梁綺雲提供)

淘金時代交易大城

1851年初農民Edward Hargraves在澳洲東部的「新南威爾士州」發現金礦,引起轟動。翌年在更南的維多利亞州的Ballarat和 Bendigo小河發現更多黃金,年內湧入37萬淘金客,開始了約50年的「淘金潮」。接著澳洲東南發現多個金礦,世界各地來的淘金客中,有一群群穿著清朝服飾、紮著辮子的華人。澳洲首間「致公堂」位於金鎮Bendigo,祠關帝。山區礦場房舍簡陋,二小時車程外的墨爾本,由於近海有碼頭停泊大船,便成為淘金時代的商業、交易、運輸中心,而漸漸發展成州會大城。

澳洲的季節與北半球相反,急景殘年的墨爾本是盛夏,遊人如鯽;歐美遊客甚多,都來避寒,或去沙灘過年。我們住在墨爾本城中,窄窄的「雅拉Yara河」橫貫鬧市,兩岸高樓林立,新穎整潔,臨河有寬敞步道。河上有數條橋,高大神氣的「皇冠賭場Crown Casino」暨酒店臨河而立,我們在賭場內吃一頓著名的自助晚餐,飯後漫步河濱,密密五彩燈光倒影河水,隨微波起伏流動,十分好看。

庫克船長祖居。(圖/梁綺雲提供)
庫克船長祖居。(圖/梁綺雲提供)

還原庫克船長祖居

翌日,我們先去市中公園參觀「庫克船長祖居Captain Cook's Cottage」。庫克船長的父母於1755年在英國北約克郡的Great Ayton小鎮建造此屋。1933年,澳洲富商Russell Grimwade以800英鎊買下。先將平房每磚每瓦每個窗每條木都編了號碼,細心地拆下來,連同在房子攀生的常春藤一起運往澳洲,在墨爾本巿中的花園Fitzroy Garden還原,豎起這蒼老的磚房。翌年Grimwade將這「船長祖居」送給墨爾本政府。今天,我看到這兩層高紅磚房老而彌堅,幾百年前的傢俱和衣飾都保存良好。

史書說明: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發現澳洲和紐西蘭;其實,最早發現澳洲的,是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荷蘭人。當時船隊東來亞洲找尋香料做貿易,偶遇風暴偏離航線,南下汪洋,發現了一片蠻荒的澳洲。荷蘭探險家Abel Tasman以當時荷蘭「東印度殖民區」總督之姓氏,命名澳洲最南小島「宏達文島Van Dieman」,即今天的塔斯曼尼亞島;但荷蘭人沒有認領澳洲便離開。英國人則晚來,卻插上英國國旗,認領澳洲為殖民地,作為英國囚犯的流放地。

Flinder街火車站。(圖/梁綺雲提供)
Flinder街火車站。(圖/梁綺雲提供)

地形平坦電車環城

墨爾本地形平坦,有免費環城「電纜車Tram」運行市中心,停多個景點。我們乘車先去「州議會大廈Parliament House」,以及「皇家展覽中心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看看。這兩幢都是白石建造的維多利亞式大樓;再到鄰近的「維多利亞女皇市場Queen Victoria Market」,在這偌大的室內市場吃午餐,觀賞豐盛的農產品、加工食品,和各種紀念品。午後乘車到古老的歐陸建築「Flinders 火車站」逛逛,再沿河邊步行到St. Paul's和St. Patrick這兩間教堂閒逛,十分寫意。

翌日,我們先沿著河邊漫行到「聯邦廣場Federation Square」閒坐一陣,續行到不遠的「藝術館Art Gallery」參觀。藝術館造型很有創意,收藏不少殖民時期澳洲傑出的畫家作品。我們細細欣賞200年前澳洲的山水田野、村屋、牛羊,以及穿著長裙的英國婦女。下午走訪占地甚大、樹木蔥蘢的「皇家植物園」,然後到市中心的華埠,認識華人先民的歷史。

墨爾本華埠。(圖/梁綺雲提供)
墨爾本華埠。(圖/梁綺雲提供)

淘金熱華人紛移居

淘金潮,推動華人先民移居澳洲,也促進了墨爾本的繁榮發展,這與華人歷史有深厚淵源。百年一覺黃金夢,美夢幻夢各不同。某華人因為淘金賺到大錢,便在墨爾本市郊買房,成立「四邑會館」祠奉關公以感謝神明,這首間「關帝廟」傳為美談。這些淘金歷史文物,被存放在墨爾本華人歷史博物館裡。

位於唐人街中心的「澳華歷史博物館」於1984年開放。它由州政府、墨爾本市政局、旅遊局,以及僑社籌錢,合資買下這間1890年建造的、五層老貨倉磚房,改為博物館,成為佳話。它的大門是仿清朝、掛上大銅環的木門,門前有石獅,地上四層是展品陳列室、學習室和會議室。展品有鏤花瓷瓶、人力車、農耕手推車、清朝男女衣飾、銅錢等等。另有50多份口述歷史的影片和錄音檔案,照片、實物,均有中英文說明。

澳華歷史博物館。(圖/梁綺雲提供)
澳華歷史博物館。(圖/梁綺雲提供)

澳華史博館有巨龍

地面層存放威武的、金紅混色、全澳最長的「大龍」。牠在中國福州訂造運來墨爾本,只在農曆年出來巡遊一次。地下室全層最具吸引力,那是淘金區的「場景再造」,以展現當時華人淘金客的生活情況:山區小溪、帳篷、木棚木床、簡陋的淘金工具、吸食的水煙槍、茶具、飯碗等等;其中,蠟造人物表情生動、場景逼真,值得細賞。澳洲華人歷史,以墨爾本保留得最好,雪梨至今還未有。

全澳洲最長的大龍。(圖/梁綺雲提供)
全澳洲最長的大龍。(圖/梁綺雲提供)

另外三天,我們坐半小時電車到St. Kilda海灘遊玩,以及坐火車到淘金老鎮Ballarat 和Bendigo遊覽。難忘在墨市中找到「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Pub酒吧」吃飯,它那純英式食物和裝潢,非常「蘇格蘭風」。

英國殖民風情濃厚

墨爾本是國際都會,保留很多維多利亞式大樓,英國殖民風情濃厚,街道名稱、機構常冠以「皇家Royal」之名;市民有禮,很有秩序,華埠美食水平很高。

澳洲是英聯邦國家之一,每年11月,「墨爾本杯賽馬Melbourne Cup」在市郊的Flemington馬場舉行;已故的英女皇每年都下注若干馬匹。這天馬場塞滿人,貴賓席衣香鬢影,男士穿著紳士禮服,女士戴上帽子,是墨爾本年度上流社會盛事。賽馬、英式棍板球賽、英皇壽辰慶典,加上英式酒吧和下午茶,都昭示著「英國人建立澳洲」。

●小啟

您去過哪些地方旅遊呢?有什麼好玩的?有什麼驚奇的?歡迎與世界周刊讀者分享。

 投稿電郵:[email protected]

 請附中英文姓名、稿酬支票抬頭、稿費寄送地址,請留底稿,恕不退件。

 請您配合:

1.來稿限3000字以下。

2.旅遊中有無要注意事項或交通須知,歡迎一併寄出。

3.請精選照片10張以內,照片檔案不宜過小,請以1M~2M畫素為標準。

4.照片jpg檔隨信寄送,並附註圖說(也可以做成檔名)。

5.請勿提供網路照片。

 您的投稿,本報相關版面及世界日報新聞網(worldjournal.com)得選用刊登,請勿一稿兩投,嚴禁抄襲,投稿者文責自負;對於有抄襲爭議之稿件,在未經確認為投稿者所創作前,本報系得不支付稿費;若確認是抄襲,扣發稿費,來稿永不刊用。

澳洲 華人 庫克

上一則

精神航空增「儀容規定」2種乘客恐被拒載 多航空公司規定一次看

下一則

旅遊/走趟南北疆 盡賞巍峨山水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