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拜登G7峰會恍神亂走、對空氣比讚 義總理急忙拉回

NBA/獨行俠G4背水一戰 痛宰塞爾蒂克38分

你敢吃嗎?科學家大推吃「蛆」 營養價值高、美味不輸生蠔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船蛆的養殖場。(翻攝自普利茅斯大學官網)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船蛆的養殖場。(翻攝自普利茅斯大學官網)

許多人聞蛆色變,不過有科學家發現,一種叫作「船蛆」(shipworm)的海洋蛀蟲不僅擁有高營養蛋白質,且味道不輸生蠔,科學家認為船蛆可作為減少碳足跡,又持續供應人類蛋白質的「永續食物」。

綜合媒體報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為了尋找一個能減少碳足跡,又持續供應人類蛋白質的新食物,將目光盯上了過去船員們聞之色變的「船蛆」,甚至還設置了全球唯一的「船蛆養殖場」。

由於「船蛆」通常會鑽進腐木吃木頭,牠們不僅能穿鑿海中的木船、竹筏及竹架等木質建築,連樹幹根部也不放過,因此有「水中白蟻」的稱號,被視為海中的害蟲。

不過研究發現,船蛆其所富含的蛋白質相當的高,甚至就連維生素B12的含量也很高,幾乎是淡菜(藍貽貝,blue mussels)的兩倍之多。此外,若在養殖時再添加藻類飼料,船蛆還能擁有Omega-3脂肪酸,該元素可以降低血壓、避免心血管疾病,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

科學家們也發現,其實船蛆非常好飼養,只需要木頭與水就能存活。相較於傳統貝類的養殖,船蛆的生長速度十分得快,只要半年就可以出貨,一般的貝類、牡蠣可能要經由長達2年的養殖。

據報導,其實在菲律賓當地就有食用船蛆的習慣,他們除了會生吃外,也會將船蛆搗碎後油炸食用。科學家們甚至將船蛆重新命名為「無殼蛤」,讓民眾願意將「蛆」當成食物,以減少碳足跡。

科學家認為,船蛆營養美味,應改名叫作「無殼蛤」以利推廣。(翻攝自普利茅斯大學官網...
科學家認為,船蛆營養美味,應改名叫作「無殼蛤」以利推廣。(翻攝自普利茅斯大學官網)

心血管疾病

上一則

因應烏克蘭「威脅」 俄羅斯增兵17萬人

下一則

因應北約擴張 普亭再增兵17萬人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