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TLC督察蘇俊安 膺首位華裔退伍軍人法庭大使

麻疹患者在LAX轉機 5/19曾逗留航廈

不敢碰的疼與悲傷(下)

作者的爺爺和四姑、小叔一九五四年合影。
作者的爺爺和四姑、小叔一九五四年合影。

張愛玲天性敏銳,察覺不對,即刻逃跑香港,幸運地躲過了未來無邊無際的迫害,被後人戲稱為「跑神」。張若逃跑未遂,其結局不是老舍(自殺)就是沈從文(掃廁所),我無法想像偏愛旗袍的張愛玲,是否拿得動廁所的掃帚和清潔桶?我更無法想像,經歷文革的爺爺,面對無休無止的批鬥和審問,尊嚴被踐踏,生命寫滿了怎樣的悲哀!

文革年間,個人必須向組織交代,在偽政府(國民政府)時期所經歷的種種不光彩歷史。爺爺在民國開過西醫診所,家境豐厚,住大房大院,院子裡鮮花開著,果樹長著,還養了猴子和山羊;家中人口眾多,請了廚師、傭人、家庭老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保母。我的大姑生前常回憶童年家中的繁華場景,而生於一九四九年後的幾個姑姑和叔叔,連吃巧克力都是奢侈的回憶。

物質生活的清貧可以忍受,但精神上的折磨讓人不堪重負。文革期間,爺爺親眼看見自己的同學被批鬥後自殺,有的丟掉醫生的職業,只能去掃廁所,還有人只是在批鬥時回了句「國民黨也抗過日」,便被下放到青海……。他為什麼能忍辱前行?為的是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們。

文革年間,鼓勵人與人相互鬥爭,相互撕咬。據四姑轉述奶奶的回憶:有人告訴爺爺,某某揭發你,你為國民黨反動派工作過。而事實是:在一九三七年,剛剛獲得醫學博士的爺爺,曾拿到國民政府的資助,與幾個同學前往河北,參加由晏陽初先生組織的農村衛生實驗區建設。還有人揭發爺爺曾捐款國民黨,抗戰期間,爺爺在抗日大後方四川行醫,捐資抗日,義不容辭,這後來也成了罪!在那個黑白顛倒的年代,只要跟蔣匪和國民黨有一點勾勾掛掛,都是他履歷上的汙點。

一個熟人對爺爺說,既然某某揭發你,你也可以控告他啊,爺爺說,做人要善良老實,不能無中生有。而善良的人不能太老實,必須學會保護自己,爺爺燒掉了畢業證、畢業相片,及從前的工作資料,凡是跟偽政府和美帝國主義相關的物證,必須毀掉。

爺爺壓抑成疾,最終患癌,六十五歲撒手人世。我對四姑說過,如果他再熬上四年,等到鄧小平上台,便可平反昭雪,重回事業的巔峰。四姑說,你爺爺已經盡力了,在外面忍辱受屈,飽受摧殘,回到家中淡定從容,安靜溫和對待妻兒。憤怒和悲傷都是一個人擔著,他想看著孩子們長大成人,但最後心酸無奈,只能對他們一一告別。

四姑跟我提及,爺爺有些同學熬過了文革,迎來了曙光,其中有個成了醫學老專家,並活到了九十多。不是每個人都能等到柳暗花明,我們都覺得爺爺早點離開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作為一個作家,我一直想追尋爺爺文革的那封檢查,但是四姑告訴我,她讀了一頁就淒涼滿懷,不敢翻篇,不忍卒讀的她感同身受父親的悲與屈辱。本來作為學生代表受到總統接見,是一件光耀榮華的事,在改朝換代之後卻成了人生之恥。生命之痛,我們該學會如何承受?

爺爺走過三個朝代:清朝、民國、共和國,他的每一步都有厚重的歷史鏡頭。我向四姑追尋爺爺的故事,每次說到細節,她便面色沉重,聲音哽咽:別問了,我不想說,我真的不想說!

不能提,不能碰,不說也罷,不用沉在回憶裡傷心,總有一天時光會把一切帶遠。二○二四的早春,我走到了台北的中正紀念堂,面對蔣總統的雕像,又想起爺爺寫過的檢查,歷史重疊了個人的記憶,無處不在,永遠都在。

國民黨 香港

上一則

大地懷薑(下)

下一則

我進了哈佛大學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