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衝上100℉ 紐約今夏首波熱浪來襲 「危險天氣展望」預警發布

影/拜登募款大會又「呆在台上」 歐巴馬神救援

7旬婦膝關節退化 中西整合治療後「能追公車」

中醫的小針刀和浮針治療,可與西醫師相輔相成治療筋膜炎、五十肩等病症。
(記者賴昀岫/攝影)
中醫的小針刀和浮針治療,可與西醫師相輔相成治療筋膜炎、五十肩等病症。 (記者賴昀岫/攝影)

70多歲林女士膝關節退化,曾經痛到連走路都無法,更別說要爬樓梯,當初聽到要換人工關節,覺得很害怕,後來經過「PRP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及中醫小針刀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療程與復健,如今健步如飛,還能追公車。不過,中醫師也提醒,嚴重的腰椎或頸椎疾病,要靠中西醫整合才能全面性治療。

台灣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開業中西醫師蔡德祥說,全球逾15億人有慢性疼痛困擾,疼痛部位以肩頸與下背部最為常見。蔡德祥表示,筋膜炎、五十肩、脊椎病、膝關節炎等,可使用西醫的介入治療或其他療法,中醫的小針刀和浮針治療,也可相輔相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傷科主任黃敬軒說,小針刀的作用原理為剝離沾黏組織和疏通氣血阻滯,可改善肌肉和韌帶、神經、血管之間軟組織黏連病變並鬆解肌肉,重新改善血液循環,恢復肢體生理功能,以消除炎症痠痛。

黃敬軒也提到,小針刀的適應症包括筋膜炎、網球肘、板機指等慢性軟組織損傷;骨刺、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和脊椎滑脫等脊椎病;五十肩,髖關節炎、膝關節炎等關節炎;自律神經疾病、頭暈、耳鳴和頭痛等脊柱相關疾病。

另一款介入治療則是浮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周立偉表示,一次性使用的浮針,外層是保護管套,裡面是不銹鋼針,操作方法為作用在皮下淺筋膜、不會刺入肌肉層;針體呈扇形,中醫師會透過掃散手法,牽拉淺筋膜,藉此消除肌肉內肌激痛點,以緩解、消除疼痛,患者會覺得痠、麻、脹、痛。

蔡德祥說,小針刀的單次療程約5到10分鐘,傳統上的針灸治療,則至少要花半小時;治療頻率方面,小針刀約為每周1次、每個療程6次,效果不好就再6次,跟一般的復健相近,嚴重時可配合中醫其他注射療法。

中醫師表示,筋膜炎、五十肩、脊椎病、膝關節炎等,可使用西醫介入治療或其他療法,中...
中醫師表示,筋膜炎、五十肩、脊椎病、膝關節炎等,可使用西醫介入治療或其他療法,中醫的小針刀和浮針治療,也可相輔相成,圖為民眾接受一次性使用浮針治療。(記者賴昀岫/攝影)

關節

上一則

把飲料當水喝 20歲女腎長300顆結石、嚴重腎水腫

下一則

婦人喝酒助眠卻罹憂鬱和焦慮 醫:找出睡眠障礙源頭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