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拜登政府力挺核能 成立專家小組助電廠順利興建

紐約幽靈槍工廠藏公寓 公然在中央公園試槍拍片

迷走神經刺激術 可治頑固性癲癇

頑固性癲癇占所有癲癇患者的20到30%,發作時會嚴重影響生活;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
頑固性癲癇占所有癲癇患者的20到30%,發作時會嚴重影響生活;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

七歲的小玲長年飽受癲癇折磨,每天超過3次以上的突然抽搐,讓她不敢出門,家人積極帶著她接受治療,但身體對於藥物的反應極差,屬於「頑固性癲癇」,後續接受了2次,傳統的癲癇外科手術,術後仍須使用4種以上的藥物控制病情,不幸的是仍無法控制每天突然發作的抽搐,她去年於北醫附醫接受「迷走神經刺激」手術,幾乎沒有再突然發生抽搐,幾乎可以正常生活。

台灣北醫附醫兒科部小兒神經科主任蔡明蘭說,頑固性癲癇占所有癲癇患者的20到30%,頑固性癲癇是指對癲癇藥物產生抗藥性的患者,但在此所指的抗藥性,並非如抗生素產生的抗藥性,而是一開始投藥患者即對藥物反應極差,並不是一開始藥物使用有效果,但長期使用或是未按時服藥而產生的抗藥性。

蔡明蘭說,頑固性癲癇的患者,通常會先採取一般癲癇手術治療,針對導致癲癇的原因改善,如顳葉切除、杏仁海馬切除等,但仍有不少患者即使接受手術後,癲癇發作的次數仍嚴重影響生活,迷走神經刺激術則是最後一線治療。

蔡明蘭說,小玲就是一般癲癇手術後,癲癇仍不斷復發的案例。從原本可能走路過程中抽搐路倒,術後則變成,小動作抽搐,如臉歪、腹部時常抽搐疼痛,走路不穩等。去年接受迷走神經刺激術後,現在恢復狀況良好。

迷走神經刺激術是將電極纏繞在迷走神經上,當癲癇患者不正常發電時,可以延緩傳遞速度,避免患者突然抽搐。迷走神經刺激術不需要在腦部開刀,僅需要在皮下植入電極與電池,手術時間約1到2小時即可完成,適應對象是4歲以上的患者。

蔡明蘭說,術後唯一的副作用為當電極刺激迷走神經時,聲帶會感到緊緊的,植入的電池,若患者屬於「高放電量」的患者,電池使用年限約8到10年,一般放電量的患者則可以使用10到12年。電池使用期滿則需要再次手術重新安裝電池。

蔡明蘭說,不少癲癇患者會認為使用藥物後,副作用太強,又或是用藥後仍會一直發作,也可能像是小玲一樣,一般外科手術後治療效果有限,而放棄持續治療,但隨著醫療進步,愈來愈多方式可以控制癲癇,與病共存。

上一則

洗澡後能用「吹風機吹乾私密處」嗎? 專家解答:可用這方法

下一則

兒少自傷恐從幼兒園開始 醫曝關鍵在這2字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