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F-1車神紐約第五大道炫技「聽說市長叫我別這麼做」

期待財報和就業報告 道指漲322點

天冷溫差大 長者起床口訣「慢、熱、起、穿、行」

中醫師建議民眾在天冷時外出,應採洋蔥式穿法,注意保暖。(記者林伯東/攝影)
中醫師建議民眾在天冷時外出,應採洋蔥式穿法,注意保暖。(記者林伯東/攝影)

天冷時,常因溫差讓血管急遽收縮造成心血管疾病惡化,尤其慢性疾病發生機率高,台灣彰化廣仁堂中醫診所醫師張鎧說,年長者或幼兒要注意保暖,早晚溫差大,早上下床時可先讓手末梢和頸部、頭部溫暖,緩緩起身先坐在床上活動,適應溫差再起身,若有三高要監測血壓,也要避免進補高鈉食物。

拉拉耳垂 按摩頭頸部

 

民眾可以在下床前將手部摩擦暖和後,將手掌餘溫蓋在脖子風池穴、耳朵部位,也可拉拉耳垂按摩,頭頸部用掌指關節按摩,反覆做讓末梢神經溫暖。

針對天冷,中醫也提供溫和性用中藥材做暖暖包的保暖撇步,秀傳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邱伯恩說,可以紅豆為基底裝入麻布袋,加入艾草、乾薑等,紅豆有水分可用微波、電鍋蒸,等有一點香味就能使用,可蓄熱一、兩小時,溫度不會像坊間暖暖包一樣太燙,適合給小孩老人使用,敷頭頸部也很安全,使用過的藥材最後可當成肥料等。

邱伯恩表示,保暖要從血液循環做起,達到補氣活血,可使用當歸、龍眼肉、紅棗、枸杞、黃耆泡茶,熱熱喝讓末梢循環改善。

外出或運動 熱身10分鐘

台灣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溫差變化過大,可能導致血壓、血液黏稠或血管的收縮異常等,他提出,起床時可記住「慢、熱、起、穿、行」原則,慢慢起身,等身體適應棉被外的溫度後,再離開被窩起身,穿上衣服,開始美好的一天。

吳昭軍表示,外出時,注意從頭到腳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並多喝溫開水,避免水溫超過65℃,造成灼傷或燙傷。

外出或運動時,先做好熱身運動10至15分鐘,避免因溫差大,出現或發生心血管疾病徵狀之風險,多補充溫開水,避免喝酒取暖,因喝酒不但無法暖身,更容易造成身體核心溫度的下降,增加失溫的風險,若發現有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的現象,就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

血管防堵 多喝溫開水

 

另外,台灣衛福部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表示,冬天溫度低,中高齡民眾在睡前應多喝溫開水保持體液充足,避免血管容易堵塞,造成心臟或大腦血管栓塞。

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說,天氣冷,很多中高齡民眾睡前少喝水,避免半夜離開溫暖被窩去如廁;年輕人的血管較有彈性,睡前少喝水500cc至1000cc,不影響血管變化,但中高齡者的血管通常已窄化,睡前少喝水造成漫漫長夜中體液減少,有三高疾病的人可能因心臟或腦部血管堵塞而造成猝死。

「天氣回暖又氣溫驟降,血管熱漲冷縮,天冷仍需喝足溫開水並做好保暖。」曾孔彥表示,中高齡民眾的住處最好裝置保暖系統,例如電暖器、有暖氣功能的冷暖兩用冷氣機,睡前至少喝500cc溫開水保持體液充足。

曾孔彥建議,中高齡民眾盡量在有陽光的時候外出,戴帽、圍圍巾之外,穿著方面採洋蔥式穿法,最裡層穿發熱衣,再穿輕便但暖和的衣服,最外一層是羽絨或內層刷毛的外套,穿到「微發汗」程度才算保暖,不要有身體對抗寒冷的感覺以免血管收縮,年輕人可以對抗,高齡民眾和三高民眾千萬別嘗試。

三高 血壓 心血管疾病

下一則

聯邦專案小組建議:40至74歲女性 每2年篩檢1次乳癌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