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教宗G7演說談AI危害 促禁用致命自主武器

澤倫斯基:一旦國際社會同意 將向俄國提出和平方案

蔡英文低調成功的過境之旅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之旅,在謹慎籌畫中順利結束。儘管中國事先的恫嚇與施壓,這次蔡英文過境之旅,至少取得三大成果。

首先是確保美國對台軍售,得到國會明確重視與承諾。麥卡錫在與蔡英文的聯席記者會中表示,「我們必須加強對台軍售,確保武器按時送達台灣」,麥卡錫對國際媒體舉烏克蘭為例,如果烏克蘭在2014年克里米亞被併吞後,能夠及時獲得美方軍援,也許就可遏制俄國,他還引用雷根總統名言「實力帶來和平」做為說明。

台灣已花費上百億美元購買美方武器,但交貨嚴重滯後,且多次溝通都無進展,這也就是台灣出現「疑美論」與「當不成豪豬」訕笑依據之一。華爾街日報去年底報導,受供應烏戰軍火影響,美國國防生產負擔加重,讓本來就延遲的對台軍售交貨情況更糟。美方雖公開表示會改善,但仍不見起色。今年2月共和黨眾院新成立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訪台返美後,強調台灣迫切需要武器自衛,否則來不及。

這次蔡英文親自出馬說明迫切性與重要性,麥卡錫既已在國際記會者上替美國政府做此承諾,就看美國如何兌現。

其次是美國藉此向選民展示兩黨的確有合作的空間,在柏林圍牆紀念碑前舉行兩黨記者會,強烈對內對外的宣示。這些年,共和黨與民主黨彼此完全看不順眼,現任眾院議長麥卡錫與前任眾議長裴洛西,更是政治上死對頭,而當麥卡錫與裴洛西兩人都同意美國支持台灣民主自由,對抗中共時,兩黨一致支持台灣對美國國安的重要,這既是做給選民看,也做給國際看。

同時國會也顯示是拜登政府對中共強硬政策的堅強後盾,這是除了支持烏克蘭外,兩黨唯一能團結合作的重大議題。蔡英文在此時親來一趟,雖無法與行政當局直接溝通,但與國會兩黨議員為共同關切的議題,交換意見,起到關鍵作用。

最後,這次會面引發全球各大媒體關切,讓台灣的處境與未來安全,得到國際社會重視,凸顯台灣的存在,麥卡錫議長在採訪邀請上註明是「台灣總統」,超過160名國際媒體記者採訪,在加州雷根總統紀念圖書館會場可聽到不同語言媒體現場報導,都是台灣存在的事實,這種正面國際曝光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至於北京對這次蔡麥會的反應,到目前為止,一般認為算是溫和,文攻多於武嚇,有別於去年8月裴洛西訪台後軍演來的平和,但在回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6日見到習近平時強調「台海和平穩定有至高重要性」,中國外交部官網當晚就發布習近平的嚴詞回應,「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誰要是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做文章,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絕不答應;誰要是指望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妥協退讓,那是癡心妄想,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領導人極少就單一涉台事情發言批評,此次是否有特殊涵意,值得觀察。

此外,中國宣布制裁邀請蔡英文總統的哈德遜研究所、雷根紀念圖書館與四位負責人士,限制交流及凍結在中國境內的財產。稍早中方外交部、人大外事委、中央台辦、國防部「四大機構」都發表聲明譴責。在具體行動方面, 中方啟動「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對兩岸直航貨船、施工作業船實施現場檢查。同時解放軍山東號航母也在台灣東部外海演練。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再升級的激烈反應。

美中台三方事先都有溝通,美方在接待蔡英文的形式上儘量低調,不要在「例行過境」刺激北京,習近平疫情封關三年,如今出關,對外要扮演世界和平使者,對內必須提振經濟。同時蔡英文返台之時,習近平正在北京接待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的范德賴恩,自不宜發動對台的「堅決回擊」。

這可能是蔡英文總統任內最後一次來訪美國,她經歷美國三位總統與對手習近平,在美中兩強越來越激化對立之間,身處核心,如走鋼索般謹慎小心,首要責任是確保台灣的安全與開拓深化台灣的國際空間,紐時認為蔡英文都做到了。

蔡英文可說是自李登輝以來最深入瞭解兩岸政策與事務的領袖,美方極力稱讚蔡在美中台關係上的沉穩冷靜,美方對蔡英文的讚語是「我們都將會想念她」,但目前兩岸可說毫無信任,明年初台灣大選後,雙方要在何種基礎下,建立共識,不至於誤判,釀出民族災難,這是將要面對的懸念。

蔡英文 麥卡錫 習近平

上一則

一洲焦點/法律攻防戰 川普的王牌是夫人梅蘭妮亞?

下一則

一洲焦點/國防洩密不妙、馬克宏被圍剿 法艦過台海峽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