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研究:全美最適合養育家庭的城市在北加 有好學校、治安佳

大腸癌年輕患者 就醫時70%已末期…「最小14歲」

洛杉磯、邁阿密設「高溫危機處理官」對付抗熱不平等

全球都受氣候暖化影響,氣溫高漲。圖為南韓首爾居民在公共噴泉戲水消暑。(美聯社)
全球都受氣候暖化影響,氣溫高漲。圖為南韓首爾居民在公共噴泉戲水消暑。(美聯社)

芝加哥1995年7月氣溫飆上華氏106度(攝氏41度)的熱浪熱死700多人後,記取教訓,開始亡羊補牢推出新措施,希望未來能在類似災害中大幅減低損傷;但在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的當下,學界不認為世上有哪個城市對科學界預言的「最壞情況」已有充分準備。

洛杉磯加州大學燠熱研究中心主任范卡特(Bharat Venkat)說, 「抗熱不平等」仍是大問題,因為窮人和無知者最可能受熱浪之害,如芝加哥當年的情況,罹難者多來自貧窮及有少數族裔社區,許多年長者或獨居者缺乏空調,再加上電網不堪負荷停電,讓問題更嚴重。

美聯社報導,雖然諸如洛杉磯、邁阿密、鳳凰城等大城市都開始增設「燠熱危機處理官」(Chief Heat Officers),但范卡特認為,每個城市的建築、交通、都市規畫和發展不均衡的狀況不一,很難評價各「抗熱方案」的優劣。他領導的研究中心,目的就在解決「抗熱不平等」問題。

全球都受氣候暖化影響,氣溫高漲。圖為台北兒童在公共噴泉戲水消暑。(歐新社)
全球都受氣候暖化影響,氣溫高漲。圖為台北兒童在公共噴泉戲水消暑。(歐新社)

他說,市政府最能減輕不平等現象的方法,就是投資於增進勞工權益和永續發展等,聽起來代價很高,譬如在燠熱天搬運食物的勞工,工作環境的冷氣費由誰負擔就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但是,他也說,政府若毫無作為,代價更高。他說,「維持現狀實際上就十分昂貴。」

2003年法國熱浪熱死1.5萬人,主要是都市公寓和屋裡沒冷氣的人,隨後設立了嚴密的熱浪監視系統,不斷提醒民眾避暑、多喝水。德國也仿效法國,成立抗熱協調機制。

2010年印度阿梅達巴德市在華氏118度(48℃)熱浪襲擊下,1300人死亡,市政府也制定了「抗熱行動」計畫,宣傳避暑與求救方法,同時鼓勵民眾把屋頂漆成反射赤陽的白色。

巴爾的摩市在氣象預報達華氏105度(40.55℃)時,馬上發布「紅色極熱」警報,在弱勢人口集中地區和中暑風險最高的地方,增派社福人力,亞利桑納大學副教授紀斯(Ladd Keith)認為這是抗熱典範。但他也說,「仍有1.9萬個都市和鄉鎮」沒有這麼完善的防災救命機制。

費城天普大學環境健康科學家韓仁圭(Inkyu Han)則說,費城有色人種社區連路樹和綠地天然降溫設施都沒有,先天上就喪失了抗熱的優勢。紐約大學社會科學教授克利能伯格( Eric Klinenberg )也認為,沒有一個城市已有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

熱浪 費城 洛杉磯

上一則

川普交555萬保證金 性侵案上訴求翻案

下一則

「秦二世」難收拾?外交部發言人避答秦剛事 凸顯官場恐懼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