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俄羅斯:烏克蘭衝突兩周內可結束 前提是這個

全美最大 紐約市去年房租漲速為工資七倍

每周一書/想「老」得好 先正視失落感

「老得好 人生冬天的景緻」。(紐約世界書局提供)
「老得好 人生冬天的景緻」。(紐約世界書局提供)

「老」,是甚麼感受?從中年高原期漸往下行,「鰥、寡、孤、獨、病、衰」終會經歷,憂鬱、失落、沮喪、恐懼、不安在所難免。

然而,年紀再大都有應對問題的能力。體察自己的需要,爲「老」做好預備,就能從容自在地享受人生冬景。

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也指出,全世界60歲以上者20%有心理和神經系統的問題,其中有憂鬱和失智疾患占5~7%。造成年長者自殺、產生身心疾病的高風險因素為「失落」,包括體力、腦力衰退的健康失落;喪偶、喪親、喪友的情感失落;及退休、經濟困難等外在環境引發的失落。

 本書採訪多位長者、老年醫學與精神科、社會學、教育、護理、心理學、社工等領域專家,提供本身經歷與建議,讓年長者及陪伴者了解如何預備、因應老後會經歷的各種失落。此外,介紹各國因應高齡社會的策略、各種幫助年長者重新安頓身心、活躍老化的作法,讀者可以從中找到激勵自己積極面對老化與失落的力量。

有位讀者說:「這本書原本是想買給父母看,結果自己翻閱之後感觸也好深。」

台灣「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在推薦序中提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2018年發布的一項調查指出,人們20歲至70歲的生活滿意度為U型曲線,感到最快樂的兩個高峰年齡是23歲及69歲。

 

他以自己69歲那年,一生最快樂的時光,發現淋巴癌復發,且是第四期,已侵犯到肋膜、腹膜腔和骨髓。從症狀出現到確診癌症復發,他沒有花太多時間沮喪、否認、自怨自艾;他一年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在門診、住院、治療、休養或是與副作用纏鬥中。雖然如此,他還是堅持做喜歡的事情,盡量維持原本的生活模式,持續工作、演講、運動和旅遊。

 

葉金川說,很多人進入中高齡階段後,因為受到身體功能退化、退休、罹患慢性疾病、或是遭遇親人過世、配偶過世等因素影響心理及和人際、社會的連結,失去生活的樂趣,鬱鬱寡歡而終老。身體或心理的失落,是老後必會經歷的,但是,年老後的生活想怎麼過應該還是可以自己支配,選擇「正面突破」,也因此能擁有「最美好的時光」。

(本欄由紐約世界書局提供,購書專線718-746-8889轉6263)

退休 醫學 失智

上一則

移民專頁/暫回中國遠程工作 不影響I-485

下一則

理財百科/節省5開銷 可延長退休儲蓄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