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乾裂別等春夏才處理 寒冬就要及時護膚

腳底乾裂不要等到春天、夏天才去治療,寒冬時節更要及時處理。了解其成因,再循專家建議的4個步驟處理,會讓你感覺腳底「又軟又胖」如嬰兒時期。
皮膚科醫師吳樂瑞-洛伊德( Heather Woolery-Lloyd)說,濕疹可能是手腳乾裂的原因,年紀大了,皮膚天然產生油脂的能力降低,也是原因。足科醫生坤哈( Miguel Cunha)說,糖尿病、 甲狀腺機能失調、乾燥綜合症(Sjögren's syndrome)、香港腳、扁平足、久站不動、乾冷天氣等,都可能導致腳底乾裂。如何改善?
第一步,泡溫水,每周至少一次,洗完澡後,讓兩腳浸溫水10-15分鐘,讓厚如繭的皮膚軟化。講究些的人,可滴上幾滴精油或保養鹽如Dr. Teal's Pure Epsom Salt,泡開後要用浮石或磨砂板磨平也容易些。
第二步,保釋潤滑,腳皮硬的人,每天都要做。足部和全身運動專家史布利查(Emily Splichal)建議,產品說明標誌的成分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濕劑較佳,不但可以去皮,還可保濕。坤哈建議用,睡前用Bare 40 Moisturizing Urea Gel尿素膠擦腳,然後用沙蘭樹脂膠紙(saran wrap)包好,穿襪子固定住睡覺。
第三步,慎選鞋子,腳底龜裂久未改善的人,該檢討一下鞋子是不是問題根源,史布利查說,「特別是比較緊的鞋子,例如靴子,限制了腳部活動的空間,或是腳跟部分較硬的便鞋,」因為有些塑膠鞋墊墊高了腳跟,也縮小了鞋子的空間,容易把腳底皮膚壓成繭。換穿質地柔軟、沒有腳跟墊的鞋。
第四步,護腳如護膚,把護腳當作每日必做的功課,乾裂毛病治好後,也不要中斷。史布利查說,「治療腳底乾裂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讓腳底乾裂,每日保濕、每周去皮養成習慣,不管天冷天暖,都很重要。」給足下 TLC(溫柔,愛心,關懷),有何不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