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魷魚遊戲文化輸出 韓國椪糖揚名世界

9月在Netflix全球上線的熱門韓劇《魷魚遊戲》,讓韓國傳統街頭小吃「椪糖」(dalgona,又稱ppgpgi),在國際間一炮而紅,也勾起眾多韓裔美國人的兒時回憶;現年28歲、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市中心的朴瑪蒂(Maddy Park,音譯)提到兒時在韓國首爾小學外向小販買椪糖,「對七歲的我來說,椪糖是最便宜、最不健康、但最易上癮的賭博。」
朴瑪蒂憶道,校門口的椪糖小販用可攜式爐子,將糖融化,加入一小撮小蘇打快速攪拌使其發泡膨脹、硬化後壓平,再將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星形或傘形等形狀印在中心;誰能用針挑起印下的形狀,又不會弄斷它,就可免費獲得另一片椪糖。一角錢一片的易碎椪糖,既是甜食,也是遊戲。
復古糖果 捲土重來
總計九集的《魷魚遊戲》,第三集主題就是戳椪糖挑戰。
韓國美食Kimchimari博主、55歲的李真珠(JinJoo Lee,音譯)曾於2018年在網路上發布椪糖配方,過去幾天,她的博客流量大增30%。談到椪糖,李真珠說:「它帶著賭博元素,有點像《魷魚遊戲》,但不涉生死。」她還說,類似的糖果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只是名稱不同。
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韓國歷史專業副教授朴亞伯(Albert Park,音譯)說,韓戰時期的兒童習於接受美國大兵送的免費巧克力,戰後,又便宜又易得的椪糖,填埔了那段「甜蜜的空白」。
朴亞伯還說,椪糖最初因為原糖價格昂貴,是使用葡萄糖;但供應商在韓戰之後開始製糖,太妃糖色的椪糖在1960年代開始流行,並在小學和玩具店外販售。隨著網路購物盛行,玩具店開始關門,椪糖供應商在2000年代初期逐漸消失;韓國糖果業蓬勃發展及其他類型廉價糖果激增,也讓許多家庭經營的椪糖製造商破產。
但是,由於《魷魚遊戲》暴紅,這種復古懷舊的甜食,正捲土重來;朴亞伯表示, 「對一些韓國年輕人來說,我不認為他們明白這是韓國糖果,但這是一種不必從歷史書上學習、就能與歷史產生聯結的方法。」
資訊快速透過社群媒體在世界流傳,讓韓國以外的世人不只接觸到椪糖,還有又稱為「400次咖啡」的「椪糖咖啡」。
2020年1月,韓國男演員丁一宇(Jung Il-woo)在韓國電視節目《新品上市,便利餐廳 》(Stars’ Top Recipe at Fun-Staurant)中,於澳門試喝「400次咖啡」時說,這種飲料說讓他想起了椪糖,「400次咖啡」因此有了「椪糖咖啡」的別名;之後,此款飲料瘋狂傳至韓國咖啡店,最終傳到了美國。
不過,有些人表示,椪糖藉由社群媒體傳播,可能使其與既有的文化意義脫節。社會學家、好萊塢種族和種族主義問題專家王元(Nancy Wang Yuen)指出,「椪糖是迷戀韓星、韓劇的表徵,人們看到某事就說,『啊,我發現了韓國文化!』但事實上,糖果、電影、電視劇,所有這些東西,早就存在著。」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