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風暴襲金山 應急管理局:非緊急打311 搶救撥911

馬抵南京中山陵拜謁落款民國紀年 確認中華民國現狀

傳統眼鏡搭上元宇宙 王錦和打造「眼鏡王國」

斌視董事長王錦和。(圖:斌視提供)
斌視董事長王錦和。(圖:斌視提供)

33年來專攻於功能性運動太陽眼鏡鏡片的台灣斌視企業,在董事長王錦和獨具眼光的研發能力帶領下,目前躋身全球前五大供應商。斌視正開發更多不同產業市場,包括輔聽、醫美、抗茵,及結合元宇宙技術應用等相關產品,擴大營運版圖。

斌視企業創立於1988年,董事長王錦和創業時決定將公司取名為「斌視」,與全球汽車巨擘賓士(Benz)同音不同字,一來有向老品牌致敬之意,二來也展現立志成為視光學業界頂級領導廠商的企圖心。

他表示,70年代台灣可說是全球最大的眼鏡代工重鎮,日本大廠來台灣訓練出一批眼鏡製造師傅,台灣也順勢成為太陽眼鏡王國,但台灣輸出一打產品的價格,還不如一支進口的產品。

因此,擁有化學及光學背景的王錦和率領斌視團隊從鏡片製造基礎開始做起,引進日本全電伺服射出機,結合特殊強化加工,並利用精密檢驗儀器確保品質,所生產的鏡片表面耐磨系數比一般鏡片更高,而研發的產品定位在中高檔路線。

斌視並透過提供客製化服務,開發出各種顏色和不同用途的鏡片,以提升眼鏡的附加價值及差異化優勢,加上是國內業界第一家通過ISO9000認證的廠商,獲得客戶群高度青睞。

但斌視並不以此滿足,仍持續研發新技術。王錦和參與各種政府產業發展計畫,例如與工研院光電所合作開發非球面遠視鏡片,參與經濟部工業局舉辦「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產品開發案,開發多用途護目眼鏡與建立保健加值服務。

斌視獲蔡英文總統頒發防疫國家隊獎勵。(圖:斌視提供)
斌視獲蔡英文總統頒發防疫國家隊獎勵。(圖:斌視提供)

差異化策略 客戶青睞

目前斌視主要生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非球面老花鏡片、聚碳樹脂太陽鏡片(俗稱太空鏡片)、世界變色速度最快變色鏡片(標榜7秒變色)、無稜鏡片的6C╱8C風鏡及柱面鏡片,及奈米薄膜變色矯正鏡片。

王錦和回憶,斌視透過外貿協會的資源協助赴各地參展,同時雇用不同語言、國籍的業務員打入當地市場。截至現在,主要客戶分布在日本、巴西、韓國、美國、英國等,獲得許多知名眼鏡品牌商愛用。

隨著雲端科技和網路平台快速發展,斌視也著力導入在生產和行銷上,例如工廠運作便透過雲端科技來管理生產設備與生產動向,藉此達到彈性製造,進而降低成本和加快交貨期程。

此外,斌視也採取虛擬體驗的方式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客製化服務。做法是先替客戶建立人體模型,待產品開發完成後,便可以透過虛擬體驗的方式,讓客戶先參考效果。

如此一來,廠商也就不必事先寄送樣品,尤其對於跨國客戶而言,更可因此省去海外運送的成本與時間。

在電子商務平台方面,斌視透過網路行銷管道,積極推廣自家產品,在韓國、巴西、杜拜及土耳其等市場,開發不少新客戶。

斌視生產線操作情形。(圖:斌視提供)
斌視生產線操作情形。(圖:斌視提供)

虛擬式體驗 創新服務

2004年,斌視原本為韓國眼鏡商代工,卻面臨對方無法付款、可能倒閉的壓力。於是,懷抱自創品牌夢想的王錦和決定從韓國廠商手中接下太陽眼鏡產品專利,擷取光源與多功能的組合意義,把品牌命名為「Photoply」,從此開啟自有品牌經營之路。

王錦和表示,全球極端異常氣候下,光害比以往更為強烈,Photoply未來主力放在運動巿場、醫美生技、甚至進入工業智慧產線或特殊應用;例如結合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應用於虛擬產線上,做為教育訓練及檢測應用,透過鏡片直接投影相關數位資訊。

其次,汽車使用LED燈的普及,至今已達50%,未來還會再提高,造成晚間車禍案件大增,目前也有知名車廠合作開發夜間抗眩光、增加明暗對比的鏡片,正進行功能測試,市場前景看好。

他進一步說,結合科技技術將傳統眼鏡升級,可廣泛應用在醫療等級的輔助,斌視正與日本大品牌合作開發輔聽眼鏡,日本主導外觀設計,台灣設計內部電子零件擺放及測試,預計明年下半年上市銷售,樂觀預期可挹注營運業績呈數倍成長。

斌視企業董事長王錦和的創業之路歷經波折,但靠著「貴人」幫忙,一次又一次地通過考驗。心存感恩下,他現在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也在南部多個公協會、學界出任要職和業師志工,協助中小企業與官學研合作發展。

斌視企業廠區外觀。(圖:斌視提供)
斌視企業廠區外觀。(圖:斌視提供)

王錦和出生於台南學甲一戶擁有12個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因家中經濟無法栽培他就學,獲同學們贊助車錢和報名費才考上台南高工,並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學業。

他退伍後的第一分工作是在台南一家大型紡織廠,從基層做起,而認真工作的態度獲拔擢直升為品管課長;隨後,被其它企業挖角,並有一個眼鏡電鍍廠老闆親自拜訪,請他擔任總經理。

而他跳槽、賣力拓展業務的當下,卻遭遇命運作弄;面對老闆後來無心經營,王錦和決定頂下廠房,自行創業。卻因前老闆違反承諾、催促還錢,加上遇到客戶倒債,讓公司幾乎撐不下去,逼得他差一點想去跳樓。

萬念俱灰之際,王錦和找上結識的一位台灣企銀經理尋求幫忙,由於該位經理對於他先前拿出自己房屋抵押、幫人借貸的作為深為感動,反而情商自己的妻子借錢給王錦和,而且免支付利息,為他找到活路,得以繼續經營工廠。

除了獲得貴人資金的周轉外,他說,像在技術突破上也頻頻接獲工研院、相關大學等奧援,形同貴人相助,適時化解創業過程中的許多荊棘。

事業順遂後,對過去充滿感恩的他始終認為,傳統產業要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創新,才不會被世界的洪流淘汰。因此,他長年一直鼓勵南部在地中小企業跨域合作,持續擴大產業利基,甚至要有國際的視野,將台灣製造帶向世界舞台。

值得一提的,年屆70歲的王錦和並持有「傳賢不傳子」的立場,歷經多年的觀察物色,正傾囊相授、細心栽培公司年輕幹部準備接班,未來讓斌視招牌繼續發光發熱。

日本 雲端 汽車

上一則

一件小事

下一則

華裔少女汪凝入圍美國青少年藝術獎編劇類決賽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