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學校淪為「壓力工廠」 台日韓中星等政府試圖減輕學生考試壓力
台灣、日本、南韓、中國及新加坡的教育體系競爭程度為全球數一數二高,儘管學生的數理分數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學校也常淪為壓力工廠,大力推動學生透過長時間在家自習、補習或聘請高額家教,在關鍵的全國考試拿取高分,引發家長之間的「教育軍備競賽」,現在這幾國政府正努力為這場競賽降溫。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為了讓學習更快樂,或至少減輕考試負擔,新加坡已廢止小學一、二年級的所有考試,以及到中學為止的期中考。南韓正在減少全國大學考試的一些最難問題,台灣也已開始要求申請大學入學者,也要列出課外成就,降低對考試成績的重視。
中國已減少低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並取締營利補習班,還禁止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進行筆試、要求老師停止在與家長的交流群組中公布考試成績,並廢除超出課程範圍的奇怪問題。
各國政府希望這些措施能減輕學校生活的一些焦慮,這些焦慮已不只影響學生的生活。許多家長認為,高度競爭的學習環境會使社會階級界線僵化,愈有錢的家庭愈有能力投入大量資金準備考試,將孩子送進頂尖學校。
人口統計學家認為,東亞家庭選擇少生小孩,課業壓力和費用是箇中原因,導致南韓、中國、台灣和新加坡的出生率處於全球最低。
但要徹底改革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也不容易,部分原因是們非常成功。高品質的教育幫助這些國家躋身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列,歐美一些學校也採用了新加坡式的數學教育,並融入日本開發的學習方法。
東亞各國雖希望降低對考試的過度關注,但也擔心做得太過頭。新加坡以日本教育作為警惕。日本1990年代透過「寬鬆教育」(Yutori)縮減了學校課程和教學時間,以擺脫死記硬背。但之後,日本的國際考試成績在2000年代初期下滑,導致政府又取消了許多改革。到了2012年,日本又重新成為考試強國。
新加坡時任教育部長王乙康在2018年表示:「日本的寬鬆教育雖然立意良好,其目標卻超前時代,再加上一個不適當的名稱,使其實施被認為是過於激進的舉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