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房間裡的大象」 這些怪怪的英文慣用詞從何而來

疫情後4年屋崙再現「金光黨」騙局 亞裔被騙10萬

世界OnAir/難民木偶長征 紐約華埠站的設計師來自台灣

馬藝瑄參與設計的小艾瑪爾長征紐約華埠站。(馬藝瑄提供)
馬藝瑄參與設計的小艾瑪爾長征紐約華埠站。(馬藝瑄提供)

來自台灣的舞台設計師馬藝瑄最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去年剛完成的小艾瑪爾長征(Little Amal Walk)華埠站的戶外裝置設計「擁抱牽絆(Embrace the tangle)」。小艾瑪爾是以敘利亞難民小女孩為形象做成的12呎高木偶,走遍各國呼籲民眾重視難民危機。

為了迎接小艾瑪爾來到紐約華埠,馬藝瑄做了很多功課,深入了解華埠移民歷史,再結合華埠的當今的社區特色和路況,設計出互動感極強的布景——一件件寫著不同語言文字的衣服,通過晾衣繩掛在防火梯之上,小艾瑪爾走過之時,衣服也纏繞在了她身上。馬藝瑄解釋,這背後的寓意其實十分溫暖。

▼立即收聽▼

「小艾瑪爾被衣服纏繞住,會發現只要她願意,哪裡都是她的家。這個心情也跟移民很像,大家帶著不同的目的來,最後在這裡找到歸宿。這可能是我最近做過的最有意義的設計了。」

馬藝瑄跟戲劇結緣已經有十年。她從台大戲劇系畢業,後來到紐約大學讀舞台和電影設計研究所,畢業後在紐約百老匯闖蕩至今。對劇場「不可複製性」的熱愛,是馬藝瑄留守的原因之一。

在紐約工作舞台設計師馬藝瑄。(馬藝瑄提供)
在紐約工作舞台設計師馬藝瑄。(馬藝瑄提供)

「劇場無法被複製,不能被重播,這深深吸引著我。觀眾會突然想到某一齣戲的某一個時刻,會想到自己過去的人生經驗,或者發現它跟當代社會發生的連結。這個經驗是無法取代的。去觸發這個時刻的發生,是我工作最大的意義。」

但馬藝瑄今年忙瘋了,同時正在參與三個百老匯劇目和五個外百老匯劇目的設計,還接下了一份教職,秋季將到維吉尼亞大學教課,「談到工作生活的平衡,我就是沒有。」

舞台設計師薪水單薄,是馬藝瑄接下多個工作的原因之一。紐約時報在今年一月份發布一篇名為「27名紐約客聊了聊他們賺多少錢」的文章,其中一名舞台和服裝設計師的薪水低得嚇人:年薪2.7萬美金。這位設計師說,「我也希望我不必過得這麼難,希望我能拿跟我的價值成正比的薪水。」

馬藝瑄表示,工作經驗低於五年的舞台設計師,一整個案子完成之後大概可以得到4000到6000美金的報酬,而一個劇的舞台設計從構思到完成往往需要耗時半年甚至到一年。這樣算下來,同時為多個劇工作,幾乎是維持在紐約基本生活必須要做到的事。而在紐約又分百老匯和外百老匯,百老匯劇院更大,劇目也一般更受歡迎,營收更豐厚;但能讓文藝工作者不受題材和形式限制地創作的外百老匯,創作自由換來的卻是不穩定的薪資條件和工作環境。

另,藝文行業工作者的付出難以量化,也造就了薪酬與個人價值的不對等。馬藝瑄表示,雖然現在公眾越來越意識到戲劇幕後工作者的不易之處,但是要推動真正改變的發生,還需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最起碼可以從自己做起——馬藝瑄從不虧待自己的舞台設計助理,一定給足高於25美金的時薪。「當然最終還是希望有更多觀眾來看戲,劇院更加賺錢了,上頭自然就更有意願改善工作環境。」

作為劇場人,談及歌劇魅影的停演,馬藝瑄沒有太多感傷的情緒,反而覺得「差不多了」。「其實紐約的劇場工作者都不喜歡百老匯變得很商業。歌劇魅影很受觀光客喜歡,但也吃掉了一定的資源,延緩了推陳出新的速度。如果百老匯只服務觀光客,是很可惜的事。」

外百老匯 華埠 劇場 百老匯 世界OnAir

上一則

世界OnAir/語言失效之地音樂響起…音樂治療師的力量

下一則

世界OnAir/趣學中文 華裔媽為ABC小孩創辦雙語雜誌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