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經濟學家:Fed降息只差一條件到位 最快「這時候」出手

慎防萊姆病 夏天戶外活動小心蜱蟲

用AI做的圖有著作權嗎?中國第一案、北京法院這樣判

就是這張圖,引發AI文生圖是否具著作權的爭議。(取材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就是這張圖,引發AI文生圖是否具著作權的爭議。(取材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運用AI生成的圖片具有著作權嗎?中國AI文生圖著作權第一案日前塵埃落定,北京互聯網法院在一審判決中首次確認了由AI生成的涉案圖片構成作品屬於美術作品,原告享有對該圖片的著作權。

來源:新聞來了

北京日報報導,今年2月,原告李先生利用Stable diffusion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輸入提示詞的方式,生成了一張人物圖片,後將該圖片以「春風送來了溫柔」為名發布在某網絡平台。被告劉女士在個人帳號上使用該圖片作為文章配圖發布。李先生以侵害作品署名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將劉女士起訴到北京互聯網法院。

11月27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指出,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圖片,是否體現作者的個性化表達,需要個案判斷,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人們利用Stable Diffusion 類模型生成圖片時,其所提出的需求與他人越具有差異性,對畫面元素、布局構圖描述越明確具體,越能體現出人的個性化表達。

法院認為,從涉案圖片本身來看,體現出了與在先作品存在可以識別的差異性。從涉案圖片生成過程來看,原告李先生對於人物及其呈現方式等畫面元素通過提示詞進行了設計,李先生獲得了第一張圖片後,其繼續增加提示詞、修改參數,不斷調整修正,最終獲得了涉案圖片,這一調整修正過程亦體現了原告的審美選擇和個性判斷。

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可以認定涉案圖片由原告李先生獨立完成,體現出了原告的個性化表達,屬於美術作品,原告是涉案圖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圖片的著作權。據此,法院判決被告劉女士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0元。一審判決作出後,原被告雙方均未提起上訴,目前該案判決已生效。

北京互聯網法院在一審判決中首次確認了由AI生成的涉案圖片構成作品屬於美術作品,原...
北京互聯網法院在一審判決中首次確認了由AI生成的涉案圖片構成作品屬於美術作品,原告享有對該圖片的著作權。(取材自央視)

AI 人工智能

上一則

Bell & Ross水晶骷髏表限量問世 手動上鏈機芯「下巴會開闔」

下一則

楊紫瓊世紀婚禮 婚宴邀函、花藝布置、唯美禮服台灣品牌一手包辦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