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A在路上到芝城 攜手華博館保存文物

波士頓第一家中餐館的古老算盤,11世紀的三寸金蓮鞋,還有震驚全美「金色冒險號」事件後,華人偷渡客在移民監獄中製作的「飛向自由」紙雕作品,日前由「紐約華人博物館在路上」(MOCA on The Road)帶到芝城華埠展出,透過這些珍藏,激發與會者分享移民故事,進一步落實文物保存與推動華人口述歷史。
MOCA策展人譚海俊與其團隊,日前在芝城華埠的美洲華裔博物館舉行了這場意義深遠的活動,他介紹,華人博物館創立於1980年,而該博物館收藏與研究中心在2020年初遭遇毀滅性的五級火災,導致一些記錄華裔歷史與生活的檔案及藏品幾乎丟失。
經由這場大火,博物館收到全美各地的幫助與支持,也因此鼓舞了工作團隊擴大加強全美收集文物與移民故事的腳步,也催生了「MOCA在路上」計畫,希望能擴大和加強全國性的文物及歷史徵集工作。
該計畫第一階段將走訪美國九個城市,除了展出博物館的部分文物、文件與照片外,更希望藉此激勵大家保護文化並踴躍分享移民故事,該計畫也是MOCA廣受好評的「路上珍寶」系列的延續,譚海俊說,希望能捕捉全美各地華社的家庭歷程、移民艱辛、歧視心路、及生存或成功的故事。藉此推進新的美國國家華人博物館的誕生。
這場大火後,至今修復、整理工作約完成了95%,博物館希望這些珍藏讓更多人看見,並與其他華裔社區加強交流合作,「大家可以彼此支持,學習、傾聽,進一步打開合作之門」。
當天的展品中,有一個來自1879年波士頓第一家中餐館紅花樓(Hong Far Low,音譯)的算盤,這家餐館經營了75年,幾乎等於波士頓早期華人歷史的重要元素;而「飛向自由」的紙雕品,更是由1993年金色冒險號上的200多名華人偷渡客,於監獄中製作的系列作品之一,透過此展品,一窺這群偷渡客當年訣別故土、尋夢美國、卻身陷囹圄、前途未卜的內心世界。
美洲華裔博物館展覽委員會主任委員梅素蘭、館長劉振斌以及多位出席者,均在活動中分享了自己的移民故事。無論是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移民,回憶自己或父執輩初到美國的經歷,都感慨萬千並表示非常珍惜所有,也體認到傳承文化的重要。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