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北京強風驟雨 故宮屋瓦被吹落 網民喊「不好了」

優格巨頭收購 金山百年啤酒廠Anchor起死回生

新加坡教授楊偉聰:台積電在美建廠 助拜登應對政策挑戰

楊偉聰說,建設半導體工廠實際上「相當困難」,必須取決於建立新工廠的技術。(記者張曼琳/攝影)
楊偉聰說,建設半導體工廠實際上「相當困難」,必須取決於建立新工廠的技術。(記者張曼琳/攝影)

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特聘教授楊偉聰(Henry Wai-Chung Yeung)5月31日下午在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的講座中,多次提及台積電(TSMC)對半導體科技業的影響,以及在美國設立新工廠的後續影響。講座的題目是,「晶片大戰?疫情流行後美國和東亞全球生產網絡和地緣政治」。楊偉聰直言,台積電斥資120億元在亞利桑那州興建半導體工廠,就是為了美國政府應對「政策挑戰」(Policy Challenges)而做出的服務。

講座上,楊偉聰展示了去年底總統拜登出席台積電美國廠動工儀式照片,拜登身旁分別站著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和副董事長魏哲家,「而差不多同一時間,魏哲家也宣布了在台南建設台積電最先進的工廠。」楊偉聰說,儘管拜登和劉德音承諾,2025、2026年將在亞利桑那州建設三奈米工廠,但實際上三奈米技術去年12月就已在台灣台積電工廠投入使用。「所以,等到2025、2026年,三奈米就不再是最先進的工藝了,但在政治面上聽起來卻是不錯的承諾,所以基本上,這就是為了應對政策挑戰而做出的服務。」

另外,他也指出,建設半導體工廠,實際上「相當困難」,並且還得取決於建立新工廠的技術水準。他說,「不能因此就認為,美國這樣就能夠輕鬆面對生產、技術主權的問題。」

他指出,當更多已開發國家建立先進工廠的同時,無論是美國、歐洲甚至是日本,科技業都面臨低迷狀態,之前晶片短缺問題,是以汽車晶片為主,但是晶片的主要市場例如手機、平板、個人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卻是趨於飽和狀態。

講座中,楊偉聰指出,晶片供應鏈也同時面臨地緣政治挑戰,包括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對中國和歐洲的貿易戰、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地緣政治,都發生重大變化。

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特聘教授楊偉聰5月31日在柏克萊加大舉辦講座。(記者張曼琳/...
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特聘教授楊偉聰5月31日在柏克萊加大舉辦講座。(記者張曼琳/攝影)

他認為,半導體行業是由相當複雜的生產網絡、遍布全球的「價值鏈」,以及由許多不同元素組成。他在講座的最後提到:「東亞經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這不僅發生在單一國家身上,因為各國企業與全球生產網絡產生強烈的互動,也因此變化更為明顯劇烈。舉例來說,如果不了解蘋果如何將iPhone外包給富士康,就無法理解富士康的崛起過程。」

楊偉聰自2018年起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特聘教授,為亞洲首位同時獲得美國地理學家協會傑出獎以及英國皇家地理學會默奇森獎(UK's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Murchison Award )的學者。去年11 月,楊偉聰還被倫敦區域研究協會(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授予了彼得霍爾爵士(Sir Peter Hall Award)終身貢獻獎。

台積電 晶片 拜登

上一則

多位亞裔藝術家談仇亞經歷 菲裔作家:表弟走錯樓被槍殺

下一則

加州2021年仇恨犯罪增長32.6% 自911恐襲後最高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