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18歲兒子拜倫 獲選共和黨佛州無選區代表

華郵獨家:川普向石油產業大亨爭取10億選舉贊助

美經濟值得讚?克魯曼:GDP反映不出陰暗的部分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路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路透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Economist)本月以封面故事報導「美國驚人的經濟成就」,並舉一籮筐數據證明,過去30年來美國經濟持續遙遙領先。然而,數字雖會說話,卻未必能呈現美國經濟的全貌,輝煌的表象可能掩蓋住許多的陰暗面。

30年前,美國瀰漫著一股經濟強權地位岌岌不保的焦慮感,唯恐遭當時挾旭日初升之勢崛起的日本超越。當然,那種憂慮並未成真,美國至今仍穩坐世界最大經濟體寶座,儘管面臨另一經濟強權中國的挑戰,就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來看,美國依然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頭。

但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從某些方面來看,美國的經濟成就其實並不如乍看下那麼壯觀。他表示,身為經濟學者,雖然熱愛分析數據,但也認為以現實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來檢驗那些數據,總是個好主意。

比方說,如果最近到歐洲國家或日本旅遊,會給人貧窮、落後的印象嗎?會覺得歐、日經濟比15或20年前還要落後美國嗎?克魯曼不認為是如此。也許2000年代初期,美國挾著網際網路更迅速普及的優勢,拉大了與歐洲諸國的科技領先差距,但如今那種領先優勢已消失殆盡。

考量人口、工作生活平衡  美經濟不如GDP壯觀

那麼,數據明明顯示經濟成長差異那麼大,又該如何解釋?

克魯曼認為,人口結構可提供一部分解釋。拜出生率升高和移民增加之賜,美國的人口,尤其是工作年齡人口(統計上通常定義為15~64歲者),成長速度比許多先進國家快很多。若檢視工作年齡成人的人均成長率,美國到現在依然領先,但差距已大幅縮小,與日本相比尤然。

法國與美國相比顯得較弱,但那反映一大因素:法國人比美國人更熱愛度假,更願意把一些經濟利得花用在休閒娛樂上。美國的生產力(每人每小時產出)增加得比他國快速,但差距並不是那麼大。

所以,若把「人口結構」和「工作生活平衡的決定」也納入考量,美國經濟表現雖仍相對出色,但領先幅度就沒有GDP數據顯示的那麼壯觀。

克魯曼表示,GDP仍提供有用的資訊,可告訴我們某個經濟體可生產多少東西;但另一方面,GDP也有其局限,頂多只能告訴我們某國多有錢,卻無法告知那些錢是否花得妥當。GDP成長率高,未必能轉化為良好的生活品質。一個人可能家財萬貫,卻活得很痛苦;換作是國家,不也一樣。

他認為,有充分理由相信,美國並沒有善加利用經濟成長。儘管經濟領先群雄,預期壽命跟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卻以驚人的速度下滑。論及生活品質,顯然「不死」是最基本的。

貧富差距擴增也較他國嚴重

除此之外,隨著經濟成長,「成長果實由誰收割」的問題總是會浮現。過去數十年來,所得分布在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所得占比的增幅卻最大,以至於中產階級的所得成長幅度,遠不及整體經濟成長率可能顯示的情況。

克魯曼指出,貧富差距在別國也擴增,但沒有擴大到美國這種地步。所以,美國經濟表現雖壯觀,或許並不能轉化成普羅大眾生活水準也同樣大幅提升。至於億萬富豪買不買得起更大的超級遊艇,誰在乎呢?

結論是:美國經濟雖證明成長動能比數十年前預期來得強、更有韌性,也保住經濟超級強國地位,證明昔日對美國經濟實力注定衰頹的預言錯了;但美國人也別興奮過度,經濟數據其實並沒有表面看來那麼好。籠罩美國社會的一些陰影,是GDP數據所反映不出來的。

克魯曼 日本 諾貝爾

上一則

美股撐住連三周漲勢 別指望科技大咖財報超標再掀漲勢

下一則

理財Q&A/遺產少也要規畫 有7訣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