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考慮擱置在美蓋廠

彭博資訊報導,英特爾政府關係主管湯普森(Al Thompson)表示,一項包含政府補助金的半導體產業振興法案在國會卡關,促使英特爾考慮是否擱置斥資數十億美元在美國建新半導體廠的計畫。
湯普森說,政府的協助對建新廠至為關鍵。他說:「若無CHIPS提供資助,我們就無法那麼做,會非常棘手。」他指的是對半導體製造商提供520億美元補助金和獎勵的法案,全名是「為半導體在美生產創造有益動機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接受彭博電視台訪問時則婉轉表示,此投資案有賴國會支持。他說:「我們擬定的資本支出計畫,並未假設政府方面鼎力相助,但我們的確希望因美國政府的投資,我們的投資格局能更大、更快落實。」
參議院6月通過法案,準備提供將近2,500億美元資助研發計畫,內含520億美元的緊急撥款,作為支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補助金和獎勵,以鼓勵國內自產晶片。但年尾法案大塞車,民主、共和兩黨對法案其他部分意見分歧,導致此案在眾院延宕。
湯普森指出,歐盟和南韓都訂出計畫獎勵本土半導體產業,美國政府也應該出一臂之力扶持國內業者。他說:「若要開始扭轉製造業頹勢,CHIPS不可或缺。」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數據顯示,過去30年來,美國在全球晶片製造產能的占比走下坡,從1990年的37%降到12%。
興建晶片製造廠並安裝設備動輒需投入數十億美元巨資,而且費時數年才能完成。湯普森估計,國會每耽擱一年,就可能使新廠投產日期再延遲三年。
另一方面,英特爾也積極推動在歐洲設廠計畫。路透報導,英特爾除醞釀在德國蓋超大型廠之外,也正與義大利展開磋商。
知情人士透露,義大利針對人力和能源成本開出有利的條件,爭取英特爾前往建廠,初步估計投資規模逾40億歐元(47億美元),甚至上看80億歐元。
FB留言